• 72阅读
  • 0回复

重建中国人的道德关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27
第11版(文化)
专栏:

部分老中青学者解析“国学热”
传统文化能否再写辉煌
  重建中国人的道德关怀
记者:重视道德修养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有些同胞道德意识淡化,坑蒙拐骗行为滋长。请问在重建中国人的道德关怀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能起什么作用?
庞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让我们首先来看看传统文化资源是怎么流失的。这里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一是“五四”,二是“文革”。“五四”时期的一些文化大师在理性上提倡摧毁传统道德,在私人道德方面仍习惯于中国温情脉脉的那一套。但他们公开打出的旗号对一般民众影响极大。“文革”鼓励人们羞辱和损伤亲人、师长和上级,用所谓政治标准取代道德标准。最后,当人们终于发现那种政治本身是空洞的乃至罪恶的时候,道德也随之瓦解。理想主义垮台,必然走向自然主义,历史上有过几次先例。当年李逵遇上老虎,想到老母在堂还不敢玩命;现在对有些人来说一切都是本能冲动,再加上极度夸张的消费主义的诱惑,特权和违法行为的刺激,很轻易就把道德约束抛在脑后。全社会亟待建立能够凝聚人心的道德范本和教义。
新加坡的做法值得借鉴,法律、道德两手抓。法惩办于已然,理防患于未然。纯粹宣扬道德只是一种说服,如果另外一手、法的一手跟不上,道德这一手就显得软弱无力。
刘军宁(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如果说目前真的存在“道德滑坡”的话,其肇因不在于新兴的市场经济,而是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摧残。英国市场经济问世最早,也很发达,却恰恰造就了著名的“绅士”形象。我们的问题在于,近几十年来,“反传统”教育和政治运动把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置于与传统隔绝的状态。我们有一大批既无中国传统印记、又不谙现代普世文明的道德盲人。所以,重新开发传统文化的资源,给他们烙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双重印记,尤为迫切。
朱正琳(《东方》杂志副总编):有意思的是:人们一面在指责种种不道德的行为,一面也似乎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参与了这种种行为。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人们的道德意识淡化,而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形成了某种机制,使得严守道德变得十分困难,除非你一无所求、一无所为。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有效约束力依赖于多种条件,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能与人们的利益追求冲突过甚。如果不道德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风险小而收益大,至少会诱惑某些人(为数不会太少)断然选择此种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严守道德的人在与这些人的竞争中立即处于极不利的地位,因为规则不一,竞争已明显不公正。不平之感会促使更多的人也选择不道德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严守道德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利,乃至于寸步难行。
何博传(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我不同意一种说法,说现在出现道德危机。比如指出几个例子说有人见死不救,做假药,坑蒙拐骗,就认为是道德危机。我认为,中国真正的道德危机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的。那时,无中生有、颠倒黑白、造谣中伤、政治迫害、落井下石,处处陷人于绝境,那才是真正空前的道德败坏。目前的道德淡化,是一种必然要出现的历史淘汰过程。例如,卖假货的私营业主不用很久就会被淘汰出企业界。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就会在这种淘汰过程中成熟起来。
记者:优秀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您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熏陶?
庞朴:中国的道德资源太丰富了,世界上少有。近有革命史、党史,远有圣贤故事,足够用了。可以考虑从幼儿园做起,编写道德课本、教材。遗憾的是,我们的传统基础教育薄弱,不如世界上许多国家。法国学生的课外读物有国民基本知识,书中介绍了法国人引以自豪的许多文化传统。我们的课本需要认认真真地改革一下,现在的年轻人确实不知道祖宗还有很多好东西。不光中国,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都要编进去。
汪晖(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道德问题、文化问题不能靠几个人写文章就管用。传统教育需要一套社会制度的保障。现行教育制度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缺乏文化道德教育,功利原则成为教育的支配性法则,是否需要修正呢?另外,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应与个人的自由、权利连在一起。一方面要强调人人遵从社会规则、道德规范,另一方面也要讲求社会对个人自由的尊重,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社会道德环境。
王焱(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副编审):环顾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对国民进行本民族文化原典的教育。这应当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
谈到文化原典教育,不能不涉及语言教育。1921年,蔡元培先生赴美国为北京大学招聘教师。有一位留学生中的少年才俊,仅仅因为他在交谈中以说英语为荣,素以开明著称的蔡先生便当即决定不予聘用。在那一代学者看来,一个鄙薄中国语文的人是没有资格在中国的大学里传道授业的。因为汉语对于我们不只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蕴涵着我们民族庄严虔敬的价值系统。汉语文具有一种强烈要求返本溯源的特性。她总是在召唤我们,返回到那个诞生了儒道百家的灿烂的轴心时代,返回到文化的根源处,去思考,去创造。当我们涵泳在我们民族博大、优美、丰富的语言里,仔细地倾听,认真地书写,专心地阅读,真诚地言说,我们的心目中总会油然升腾起一种巨大的历史感。五千年的文明史奔来眼底,两千年的诗文触目成诵。我们能够从中经历中华文明创制延续中遭逢的曲折变故,可以感受到古往今来文化托命之人的忧患情怀。正如一位法国汉学家指出的,中国文化的整个价值系统虽已离散,但其精神却没有死,她就保存在民族的语言里。要想弥合已经断裂的传统,没有别的可作凭借,唯有语言。
朱正琳:林语堂当年受的是教会学校的教育,所以少年时期对圣经故事便烂熟于心,但到30岁才知道中国有个孟姜女。现在的青少年对此类民间传说了解甚少,恐怕不比少年林语堂更强。要了解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这一块也很重要。(附图片)
王焱
何博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