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聂帅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2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聂帅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王淦昌
提起聂帅,可谓国人无不知晓。作为我党我军的优秀指挥员,在战争年代中,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以战略家的雄才大略,指导着我国的科技工作从一个台阶迈向另一个新台阶。作为知识分子的贴心人,他了解知识分子,重视知识分子,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深得广大知识分子的爱戴和仰慕。
我曾作为有关原子能方面的工作者有幸和聂帅有过一些接触。他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制定或执行科技政策上,或是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方面,都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科技工作者多么需要像聂帅一样的领导者啊!
聂帅在50年代勇敢地挑起我国科技事业领导者的重担,当时在我国科技力量薄弱,每1125万人口中有一个科研机构,每70万人口中才有一名科研人员,重要学科和现代化科研工作完全空白的基础上,能够作出这样的选择,体现了老帅渴望祖国富强的心情和为祖国建设不惜花费心血的奉献精神。
50年代中期,在我国当时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党中央、毛主席决定研制我们自己的核武器,当时作为国务院副总理的聂帅,同时也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他统筹规划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制定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科技政策,认真贯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针对当时的国际环境,指出:“许多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能靠自力更生。先进的东西别人不会卖给你的。不能什么都去买,而要学习、消化、吸收外国的一切先进东西。”这一观点,对我们现在仍很落后的国情下所进行的科研工作还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聂帅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即使是在最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他也是想办法保护知识分子,他把自己比作科技战线的后勤部长,在60年代初特别困难的时候,他从各大军区、地方募集一批肉、鱼、豆等营养品配给当时从事国防尖端科研的专家们。并在各系统中给予协调。他针对知识分子当时科研工作时间不足,对科技人员政治上“红”的要求不切实际等情况,亲自主持形成了我国被誉为第一部“科学宪法”的“科学十四条”,并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在“文革”期间,聂帅对一些知识分子受迫害的事件总是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们。
记得我在核试验基地的时候,一次聂帅去基地检查工作,非要看一看并不是很熟的我,并亲自花了好多时间才找到了我工作的地方。我感激地望着聂帅,不知该说什么好。聂帅询问了生活和工作的情况,并有力地挥了一下拳头,“这个”(指原子弹)就靠你们这些人了。
后来,聂帅与朱老总、陈老总等人在广东从化休养,组织上也派我去休养时,几位老帅分别请我们吃饭。当时的聂帅戴一顶八角帽,穿便服,身体不是很好,不爱说话的他对我们讲话非常客气,关心地对我们说:“你们这些科学家以后还可以到国外去休养,顺便可以了解一些国外的情况”。望着聂帅一本正经的神态,我心里很不平静,领导这么看重我,而我自己没有做出什么出色的工作,觉得很惭愧。
回想起聂帅对我们普通科技人员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打心眼里感激他。
1984年,聂帅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基本上不能行动,我几次去他家里去看望聂帅。他仍然关心着我们的科技事业,关心着我们这些知识分子。他先后在家里约见我、王大珩等科技工作者,了解科研计划进展情况,并征求我们对科技发展的意见,当我向他汇报我在能源领域,特别是聚变研究(“863计划”的初步设想)方面的看法时,他聚精会神地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态。从聂帅的眼神中可以看得出,如果他的身体可以,他还会继续做我们科技事业的“后勤部长”。
聂帅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他对我国革命的丰功,对我国科技事业的伟绩,永远激励着我们科技工作者,奋勇拚搏。聂帅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