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1994日本政局内阁两度更迭党派分合频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29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1994日本政局
内阁两度更迭党派分合频繁
本报记者张国成
今年的日本政局,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上半年政局风波迭起;下半年政党分化组合加剧;日本政坛出现了向两大政党体制过渡的苗头。
今年4月,多党联合执政的细川内阁倒台,拉开了今年日本政局动荡的序幕。执政党之一的社会党因与新生党等政见不合宣布退出,使继而成立的羽田内阁成了由国会少数派组成的政权。羽田内阁不得不在执政两个月后宣布总辞职。如果说细川内阁的倒台是由于细川护熙个人的原因,羽田内阁倒台则表现出了日本“保革对立”的旧政治体制的惯性。从去年细川内阁成立后的日本政治运行轨迹中,人们屡见社会党与脱胎于自民党的其他政党之间的政策冲突。这种惯性使日本政局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剧烈动荡,导致3个月内两易内阁,在6月底终于戏剧性地出现了由长期对立的自民党与社会党联手的村山政权。
村山政权成立后,相对保持着稳定的局面。造成这种稳定的因素,第一是社会党政策大幅度转轨;第二是在野各党在国会中没有足够的多数与自民党、社会党和先驱新党组成的新联合政权相对抗。村山内阁成立伊始,许多日本政治评论家曾预言,30多年来一直处于水火不容状态的自民党与社会党联合组阁,不过是一种暂时利益下的联合,将是一个短命政权。其实,社会党在与自民党商建联合政权之初,就已经作出了舍其实而就其名的抉择,承诺在适当时候修改政策。自民党让出首相交椅,表现出了舍名取实的灵活态度,社会党则在基本政策上向自民党急剧靠拢。对社会党的政策转向,有评论认为是该党在新形势下推行的“现实主义路线”;也有人认为,这是该党对“自身价值的否定”。无论如何,社会党与自民党在政策上的趋同,促成了村山内阁的相对稳定。
日本政局下半年出现的暂时稳定仅是指内阁运作而言。但在幕后,各政党无一不着眼于新选举制度下的大选而积极活动。经过台前幕后的反复磋商,日本新党、新生党、公明党以及另外3个小党先后宣布解散,并于12月10日正式成立了议员人数仅次于自民党的新进党。日本政党的动荡、分化、组合由此达到了近几十年来的高潮,形成了今年日本政局的第二个特点。
造成政党分化组合的原因,从历史大背景上看,是冷战体制的结束在日本政治中的折射。它明年将付诸实施的不利于小党派的新选举制度则为这种分化组合起了催化作用。
另一引人注目之点是社会党的走向。社会党宣布政策转轨后,以前委员长山花贞夫为首,组成了一个名为“新民主联合”的党内派别。这个派别表示将成立一个名为“民主自由”的新党。甚至社会党的政治家也认为,社会党面临着党分裂或解体的危机,社会党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
据认为,社会党的动向,是力图在未来的政局演变中,成为介于自民、新进两大政党之间的“第三势力”。
透过今年日本政局纷乱的表象,可明显感到日本政局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将对日本政治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日本各大政党的基本政策已经趋同。1955年,日本建立了以自民党和社会党为代表的所谓“保革对立”的政治模式。到60年代中期,又以公明党、民社党成立为标志,形成了所谓的“保守、中道、革新”三种势力并存的模式。去年,自民党以内部分裂为开端被迫交出政权,今年以自民党与社会党联手组阁,以社会党政策转轨和公明党、民社党解散为标志,至少在自民、社会和新进这三个在众议院占近90%席位的政党之间已不存在基本理念和基本政策上的重大冲突,标志着日本政治中的“冷战”格局彻底瓦解。
第二,新进党已成为在国会中足以与自民党抗衡的大党,它的成立使日本政治向“两大政党体制”过渡迈出了第一步。去年,自民党大分裂时,一些政治家就把“两大政党制”奉为变革的最终目标。他们设想通过两个基本政策相近的政党相互牵制,并展开具体政策上的争论,使日本政治进入良性循环,建立新型的日本政治。但在缺少制衡力量的情况下,这种政治模式是否有利于日本自身的和平与发展,还有待人们观察。
日本政坛上刮起的政党解散风和新进党的出现,表现出世界冷战格局的瓦解对日本政治体制的深刻冲击。在新的选举制度下,政治家们在寻求自己在未来政治格局中的位置;各党派也都在大幅度地修改政策,以适应冷战后的新形势。从历史的角度看,日本政坛上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动向,只是日本为探索21世纪的政治体制上演的第一幕。新旧之交,过去的一幕刚刚落下,新的一幕即将开始。
(本报东京电)(附图片)
6月29日,日本社会党、自民党和先驱新党联合组阁,社会党人士时隔47年重登首相宝座。图为3党党首在握手。
11月24日,日本在野9个党派国会议员投票选定“新进党”作为党名,该党成为日本第二大政党。图为投票现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