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古塔之魂——话剧《古塔街》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29
第8版(副刊·美术)
专栏:艺术品评

  古塔之魂
——话剧《古塔街》观后
叶廷芳不久前,实力雄厚的沈阳市话剧团晋京演出大型无场次话剧《古塔街》(李杰编剧、苏金榜导演),受到好评。它描写了关东某古城一条街在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推倒重建前夕的人情世态,借以表现关东人民的生命活力和他们走向未来的信心与艰难的步履。该戏颇含哲理,让人领略到浓烈的人生韵味,因而具有“人学”的品格;它又富于民俗情趣,因而又具有文化品位。
“古塔街”,顾名思义,因一古塔而得名。这座塔像一位历史老人,是这条千年老街兴衰荣辱的见证,蕴含着老街人一种牢固的凝聚力。
然而,活跃在古塔下的人物普普通通,尤其是编导着重介绍给观众的那些人,更是来自社会底层,而且都遭遇过命运的袭击。但仔细看,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共性:身微而人不俗,一不为金钱活着,二不趋炎附势,而且,身处逆境,都有抗御命运的内在能力。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位名叫神瘸子的修鞋匠。他在战争中失去双腿,本来并不缺少荣耀的境遇,但他甘愿以修鞋为业。他饱经古塔街的世事沧桑,在心里写下一本关于做人的书:“我活着,让别人活得方便”。他处世达观,但对一切不义和丑行却十分尖刻,而对一些身份比他低微、处境比他艰难的人却表现出父兄般的宽厚,他甚至盼望着古塔街的高楼大厦盖好后,“租个场子,让方圆五百里的残疾人都来”!这个“大写的人”,堪称古塔街的脊梁,与古塔同辉。
另一个别具光彩的形象是毕月花。日伪时期,在古塔街沦为烟花巷时,她与之同陷苦境,后与一个叫谭笑生的侠义青年相爱,并被对方用四十两黄金的血汗钱救出。不料谭因抗日之举被迫流亡海外。她仍一心苦恋着对方,并用当年谭氏给的四十两金子重修了古塔,自己则以拣破烂为生,年年月月,积累了大量的钱,最后都给了流浪儿小石头。如果说,当年的四十两金子赎回的只是她的肉身,那么这几十年的汗水足以洗去她昔日的耻辱,夺回自己的尊严了。所以,当命运再次打击了她的时候(她得知苦等了五十年之久的海外情人已另有所属),她已能应付自如: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的怜悯,继续推起她的垃圾车……
秉性正直、大事不傻的段傻子的形象也是至为动人的。他曾因与筱桂香表演“二人转”而与之相爱甚笃。曾几何时,女方离他而去,他却深陷情网,始终不醒,在无穷的回忆和幻想中岁月蹉跎。
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被关东黑土地的肥沃水土所养育,受当地粗犷强悍的文化精神所熏陶,生命中蕴藏着一种不屈的内在力量,在同命运的毕生搏斗中表现了动人心魄的悲壮,不愧为精神的强者。他们的精神便是古塔的灵魂,是古塔街的生命绵延不绝的泉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