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大东沟新“海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30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大东沟新“海战”
本报记者士心
士心
初来大东港参观的人,最感兴趣的可能是标志着祖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端点的江(鸭绿江)海(黄海)分界碑,而作为来过几次东港市的人,我们最感惊奇的还是大东港本身,它像天外来物一般,在短短的5年内,奇迹般地崛起于鸭绿江口、黄海北岸。
这里原来只是一片苇塘和一条弯曲入海的水沟——大东沟,东港市原来的名称“东沟县”,即得名于此。水沟虽然极普通,但是100年前那场令国人没齿不忘的甲午中日海战,却使这条海沟闻名遐迩。1894年的9月16日,清王朝北洋舰队护送的运送陆军将领的运兵船,就是在大东沟登陆的。军舰离开大东沟不久,即与迎面来犯的日本联合舰队发生激战,这场海战因此又被称为“大东沟海战”。
孙中山先生早年曾设想在大东沟建立北方大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也有建港的动议。然而,直到1988年以前,大东沟还是一条沟,一个狭小、破旧的渔港。
改革大潮终于激荡了这座封闭已久的城市。集资、贷款、引进外资,负责建设大东港的丹东人不再等靠,大东港的“天生丽质”很快展现出来。在祖国众多的北方港口中,大东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有朝鲜薪岛作为天然防波堤;航道稳定;港口不冻,一年有300多天可以航行;港址回淤量少。更重要的是它处于新兴的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腹地辐射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不但可以减轻极其繁忙的大连港的压力,东北地区的货物在此还可提前下海,节省大量运费。
另一意义上的“海战”开始了。经过几个冬春的苦战,1988年7月,大东港的航运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第一艘外轮“希望”号驶入港区码头。从那时起,只有一个万吨级泊位的大东港已与韩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商关系,共接纳中外船只1300多艘次,其中外籍船舶800多艘次,承运货物150余万吨。
港口活了,人的观念也变了。就在邓世昌等爱国将士曾演出过悲壮一幕的海面上,丹东人开始用双手洗刷历史给大东沟留下的落后印记。在港口繁忙作业的同时,3个万吨级码头也迅速上马。
秋末冬初,我们乘船浏览了港区,刚刚建成的3个万吨级码头,如巨人的臂膀横亘在黄海北岸。5座新购置的桔黄色的门吊高塔似地矗立在码头之上。东北地区的粮食、木材、煤炭、生铁、非金属矿石等富饶物产,正从这条海上大通道源源不断地“下海”变成黄金。港口建设的指挥者沙建业指点着新建成的4个万吨级泊位说:“从这里延伸出去,已经计划再建8个万吨级泊位,大东港的吞吐能力在现有的150万吨的基础上,还要增加300万吨,那时的海上长廊,就会更加壮观了。”
港口,是城市开放的钥匙。10年前,谷牧同志真诚地告诉丹东人“等丹东有了像样的港口,再考虑开放的事吧”。当时,人们尚不完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直到大东港建成,他们才真切地体会到港口的重要。大东港把丹东变成了开放地区,把东沟县变成了东港市。新的资金和产业随着港口的开放不断涌来,昔日的大苇塘变成了经济开发区,一个国家投入30亿元的大电厂也将在这里兴建,丹大、丹沈高速公路将从此穿过,吉林、辽宁两省三市正积极准备修通东北东部直通大东港的铁路干线。大东沟,不再是耻辱的记忆,而是中国人的自豪。(附图片)
大东港区一角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