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科尔沁草原上的朝鲜族村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30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科尔沁草原上的朝鲜族村落
张成
内蒙古通辽市大罕乡鲜光村是朝鲜族聚居村,全村151户中,只有一户汉族、一户蒙古族。她像一朵美丽的鲜花绽放在科尔沁草原。
初冬的一天,我们来到了鲜光村。小村房舍整齐漂亮,街道清扫得干干净净。秋收已经结束,家家稻谷堆积如山。村民正忙着打稻,时远时近的机器声混合着人们劳动的欢笑。
据村干部介绍说,这些年来,鲜光村收入一直不错,群众生活水平较高,家家有电视,户户有存折,全村砖瓦房达85%,剩下的土房大多是举家外出经商户的老宅,他们无暇盖新房。据统计,全村已有47户村民走出田野,到北京、沈阳、呼和浩特、通辽等地经商。他们开餐馆、卖咸菜,把诱人的民族风味播洒到天南海北,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几十万元户,百万元户在鲜光村大有人在。
朝鲜族人擅种水稻。今年,全村收水稻75万公斤,可卖大米45万公斤,加上秋天加工萝卜干条卖得的收入,人均纯收入在1600元以上。村妇联主任宋玉突家种了27亩水稻,产水稻3万多斤,仅此一项人均收入6000元,还不包括她秋天卖萝卜干收入的2000多元,而且她家的插秧机、打稻机都可挣一笔收入呢。像这样的种稻大户,村里有五六户。
鲜光人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沐浴了党的民族政策的雨露阳光。从前,这个村子的绝大多数村民还生活在百里之外的通辽市喜伯营子公社(今天的喜伯艾力苏木),利用清河水种稻。1958年,清河水断流,又逢旱灾,水稻严重减产。1959年,擅种水稻的人们不得不改种旱田,又几乎颗粒无收。怎么办?1960年,在政府安排下,全村迁到新建成的红领巾水库附近,扎根在大罕乡,用水库的水种稻。朝鲜族同胞终于又如鱼得水,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在一片处女地上,建起了如今这文明、富裕的家园。
经济的发展与村民的文化素质高是分不开的。鲜光村特别重视民族教育,村上每年都要投入1万多元办学,这一项就占村提留的20%左右。村领导说,在教育上多投点钱值得!正因此,这里的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从学前班到初三,十个年级保证了新的一代最低都要受到初中教育。这在其它地方是少见的。大概是因为人的文化素质高的原因吧,小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格外好,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大罕乡领导说,鲜光村计划生育用不着乡里操心。村妇联主任宋玉突告诉我,虽然少数民族有生育的“优惠政策”,但新结婚的青年人大多数都报了独生子女。不但没有一户超生的,而且给生育指标都不要。每年村里都有10个左右的指标,只有5、6个被要走,而实际出生的仅有2、3个孩儿。问及为什么鲜光人能做得这么模范,他们说主要是青年人文化素质高,观念新,认为“孩子多了拖累人,影响干事业。”“城里人能要独生子女,我们也能。”
鲜光村人尊老爱幼、家和邻睦、互相帮助、情同手足的村风令人羡慕,而两个民族间的友谊,更如那草原上最美的乐曲动人心弦。1992年,蒙古族村民吴阿龙的爱人病重住院,家庭困难使这位蒙古族汉子一筹莫展。村干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在村上经济紧张之时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借给阿龙5000元。随后,在村干部带领下,村民、学校师生又捐助了1500多元。当时正值春天,为了不误阿龙家春耕生产,村干部和村民承担起了阿龙家的大小活计,为他育苗、插秧……现代医学没能挽留住阿龙爱人的生命,是民族兄弟间深厚的亲情温暖了阿龙那冰冷的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