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高高的标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30
第12版(副刊)
专栏:

  高高的标点
伍松乔
新闻大楼在大道旁崛起,引起人们的注目。在我的眼中,其本身就是一张硕大的报纸。从正面和背面远视,这张报纸在省城的上空铺展开来,日复一日地汇聚和传递着巴山蜀水的大千信息,搏动着盆地内外平原、丘陵、高山、草原一亿多人的心跳。
把办公室称作写字间是一种时尚,它对我们记者、编辑来说,名副其实。写字间的窗户仿佛一框框横竖成行的稿笺方格,数以百计的记者、编辑各就各位,便成了这张硕大报纸上的一个个标点符号。
小小的标点,高高的标点。
人们阅读的时候,常常忽略文章的标点。其实,没有标点便没有有效的传播,一篇文章、一个版面、一张报纸,它的弹性、节奏与密度,它的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标点的运用。俄罗斯文学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一书中,记叙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件作品,送到报社编辑部以后,仅仅只动了文章的标点,便化腐朽为神奇,使沉闷、单调的原作顷刻间充满了虎虎生气。
小小的标点,高高的标点。
中年记者、编辑,可以视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我们命中注定的使命。报纸步入“不惑”,找准了自己“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主旋律。我们步入“不惑”,用踩过田坎泥泞、工厂煤渣、军营战壕、校园草坪的双脚,步履坚实地踏上了方格稿笺铺就的长途。40岁上下的中年人,组成了报社每一个部门的生力军,报纸每一块版面的脊梁。沉甸甸的“;”,它维系着事业与家庭的两个天地,联结着公元纪年中两个伟大的世纪。
在我们的前头,谱写过报纸最初篇章的开拓者和接力者,那些50年代赤脚、骑车长途采访的老同志,大多已经不在编辑部第一线了。他们的贡献,他们的经验已经载入社志,走进陈列室,成为报社的传统。他们的整个青春和报人生涯,是在新闻大楼右侧那幢两层的老式灰楼里度过的。那楼光线黯淡,白天也得亮着灯。终年伏案,弯了脊背,白了双鬓,逝了年华。那楼已经老了,油漆斑驳,墙壁裂缝,地板咿呀作响,这声音记录着创业的艰辛与光荣,记载着历史。上半年,又一个老编辑去世了,一个充实无愧的“。”完成。他的骨灰埋在新楼庭院的长青树下,昭示着一代老报人绵绵不绝的心愿。
最有希望的是年轻的同行,他们是新世纪报纸的主人。如果说,老一辈手中铅字报大展宏图,这一代推出了激光照排、胶印报、扩大版,可以想见,明天的彩印报,系列报,报业集团,还有眼下难以设想的众多似锦繁花必将在他们手中绽放光华。年轻的朋友生逢其时,未来因他们的存在而熠熠生辉。他们血气方刚,青春正旺,爬格子笔下生风,爬楼梯三步并作两步。他们听外语,他们跳迪斯科,他们穿牛仔服文化衫。他们攻读社会人生的无字书胸中有十万个“?”,他们书写明天的新闻史要创造千万个“!”。
老年、中年、青年,构成了报社活泼流动的大写生命,展现着报纸昨天、今天和将来的辉煌。
小小的标点,高高的标点。
小小的标点,一旦嵌进了拔地而起的硕大报纸,便有了超越小我的特殊意义。历史学家追求永恒,新闻工作者创造瞬间。昨天的“本报讯”,让位于今天的“本报讯”,明天的“本报讯”,代替今天的“本报讯”。每一个早晨,我们向读者捧献出一份崭新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耐得热闹,更耐得寂寞。读者读报,未必留心到每一个标点,但他必定感受得到字里行间,众多标点和无数方块字浑然而成的交响,这交响回荡着人民的心声,轰鸣着时代生活的激流,报道着平凡与伟大。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而将永远存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