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周信芳从艺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30
第12版(副刊)
专栏:

  周信芳从艺纪事
罗龙利
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宁波慈溪人,艺名麒麟童,他在6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创造了独具风格的麒派艺术,塑造了“萧何”、“徐策”等鲜明的艺术形象,享有“北马南麒”的美誉。然而,他的从艺人生既有苦楚,也有喜悦,几度忧伤,几度欢乐。
周信芳出身于戏剧世家,耳濡目染,年少时便学戏登台。而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等级森严,艺人更受歧视,甚至连攀亲通婚进祠堂等都受到乡律族规的制约。周信芳父子也因唱戏而被“出族”,年幼的周信芳终年跟随父母漂泊在外,备受生活的窘迫、世人的欺凌和心灵的屈辱。
辛亥革命胜利,封建王朝倒台。匠人百工都恢复了平等的地位,唯有唱戏的命运依旧。当时慈溪周家有位德高望重的族长(也就是现宁波市工商联名誉会长周信涛的父亲)倡导革新,在族里为周信芳父子“还族”,而为他们重新赢得了地位。从此他们才扬眉吐气,致力于自己所钟爱的职业。为这,周信芳父子感激不尽,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每年春节他从未间断前去探望这位年长的周公,直到1941年周公辞世。这样排行同辈分的周信芳和周信涛也有了祖传的交情,1984年周信芳远在美国的女儿周易为庆祝其父90诞辰来访时,还专门拜访了这位叔父。
周信芳是位爱国志士,解放前对国民党的腐败而痛心疾首,他因演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明末遗恨》,而遭到株连和迫害。加上旧社会对艺人的凌辱和责难,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了创伤,尝够了“戏子”苦楚的他,再也不让后辈唱戏了,因此他极力反对子女学京剧。他的儿子周振华自幼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不知不觉地酷爱上京剧,可是周信芳却死活不肯他儿子承己衣钵。
解放后,周信芳这位京剧艺术大师受到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重视,赴朝鲜参加了志愿军慰问演出团;文化部举办了“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涯五十周年纪念会”;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他并对他的“麒”派艺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件件一桩桩,使他感到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自豪和欣慰。终于他打消了顾虑,同意儿子学戏,于是他的儿子周振华辞退了复旦大学英文系的学业,如愿以偿地踏上了京剧表演艺术的道路。
十年“文革”是中国的灾难,也是周信芳一家的灾难。妻子含冤长逝,儿子蒙冤判刑,孙女被逼发疯,最后他自己也饮恨离世。直到“四人帮”粉碎,周信芳的沉冤才得到昭雪。
今年是著名京剧大师周信芳诞辰100周年,上海、北京等地都在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或撰文纪念,或组织研讨,或举办演出,极力展示“麒”派艺术的风采。在周信芳谢世后20多年,仍有那么多人崇敬他、纪念他,这就是他的“麒”派艺术的魅力所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