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4阅读
  • 0回复

深化改革话理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13
第1版(要闻)
专栏:上下一心系列篇

  深化改革话理解
李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部分,是“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审议、讨论最重要的话题。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理解改革,深化改革,是大家的共同心声。现将本报记者在各代表团采访时所作实录和体会的一部分,集纳如下。
服从改革的大局
记者皮树义自人大广东团报道: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对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促进发展,体会较深。广东代表在审议李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时,对今年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表示了很大热情。
深圳市委书记、市长厉有为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改革开放这一主旋律。今年是改革力度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一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化改革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我们要服从全国的改革大局。从深圳十几年改革走过的路子看,改革就是要不断探索,敢闯,敢试。不可能什么都设计好,什么都四平八稳。从总体上看,改革的时机是成熟的,改革措施应该出台,否则将错过历史的机遇。
(记者:厉代表说得很重要。抓住机遇,不仅要抓住发展的机遇,也要抓住改革的机遇。错过改革的机遇,就会拖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也会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搞好改革也有个衔接问题。有些方面我们过去已经改了,就要具体研究如何与新出台的改革措施衔接。比如,实行汇率并轨后,创汇单位要实行结汇。深圳已有外汇调剂市场,企业现汇留成,企业已经习惯了。如何与新措施衔接,要认真研究。
(记者:他提出了深化改革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改革既要大胆又要心细,既要积极推进,又要注意稳妥。改革牵涉各方面利益,改革当中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认真解决,尽量减少改革带来的震动。)
整体推进提得很及时
记者杨武军自人大安徽团报道:当我提出“如何认识整体推进?”时,诸宗智代表“嘿、嘿”一笑说:“你算找对人了,蚌埠市是国家选定的16个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我们对整体改革的问题很有兴趣。”他说,我们经历过“摸着石头过河”和后来的单项改革过程。这些改革成绩都很大,但是改着改着,碰到一些深层次问题,如破产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投资结构问题,就改不下去了。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深层次的改革。去年,我们争到成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整体配套改革是由计划体制进入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非跨过去不行的一坎。今年中央提出改革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我们认为非常及时。
记者问:“听说有的地方怕实行新税制后收入减少,你们怕不怕?”诸宗智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去年蚌埠与省里分成的财政收入是6.8亿元,省里拿走5.85亿元,占86.09%。按新税制,增加的财政收入上交占70%,自己能留30%。“留的增加了,下面积极性也高了,而过去是上交基数包干,逐年递增,自己能收多少,心中无底。”
(记者:从诸代表的谈话中看出,波及最广、影响最深的财税制度改革,不仅是深化改革必须及时出台的,也已经在总体上获得大家承认。当然其中有苦也有乐。这里最重要的是着眼全局。待到许多实施细节完善之后,会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端正对改革的认识
记者何伟自人大河北团报道:石家庄铁路分局局长石德芳代表说,理解,确实很必要。今年全面推进改革,打攻坚战,为的是解决深层次矛盾。这就涉及利益再分配。现在有一种心态:一谈改革只想到捞好处、得实惠。能捞到现时的好处,就不顾规范地干;触及既得利益就想不通。消除这种心理,就需要端正对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讲,改革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共同富裕,但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讲清改革的内容、意图、方法等,有助于人们认识的统一。)
来自河北轴承厂的赵杏林代表发言说,今年出台的税制改革,从目前结果看,我们企业的负担有所增加,增值税由14%上升到17%,一些同志有意见。后来通过解释,理解到国家税制改革的出发点不是加重企业负担,而是让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不正是我们企业渴望已久的么?
(记者:据有关部门测算,实行新税制,大约有20%企业减少税收,28%增加了负担,大部分不增不减。但最重要的是造就一个新机制。)
中央和地方心往一处想
记者傲腾自政协民族组报道:旁听少数民族政协委员的讨论,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叫作“中央了解地方,地方理解中央。”
在湖北湘西担任州委书记的石昌禄委员说,我们地区这几年经济建设突飞猛进,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中央给予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是了解的,所制定的政策是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现在,中央提出20字方针,我们地方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这个大局。我们每一个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取决于大局。但是,在新形势下进行税收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会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资金比较紧张。我们要把压力变动力,更加努力工作,从全局出发支持、参与改革。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仍然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
深化改革将带来合理格局
记者张平力自人大海南团报道:杜青林代表说,深化改革解决的是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触及的是既得利益的格局。对这种利益格局变化怎么看,涉及对深化改革的认识。改革进程中有过一段“双轨并存”的经历,这不可避免,有过积极意义。但是“双轨并存”及其形成的利益格局,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它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和利益都在衰减,副作用增长,突出特征是各种利益主体的行为失范,利益的获得和丧失恰好等于零,总体利益并未增长。这种“互耗”成本太高,长此以往无法承受。深化改革谋求的就是把“双轨”改为市场经济的单轨,建立共同规范,促进国家和全民经济利益的普遍增长。改革当然不会在每一步上都同时给每个部门和每个人带来等量利益,但是深化改革打破的是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带来的将是普遍受益的合理格局,这是可以坚信的。
(记者:这种看法很有见地。目光局限于既得利益是阻滞深化改革的一种认识上的障碍,如不克服,最终导致更多利益的丧失。合理的格局是大家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所在。)
各方要协调,措施要扎实
记者李泓冰自政协经济组报道:我所在的这个组是“两会”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热岛”。因为其成员不是经济学家,就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领导。3月11日下午,召集人赵维臣一进会议室,环顾周围,见电视台、电台、报社的记者门类齐全,便撺掇委员们“逮着机会赶紧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委员把《政府工作报告》掂量了好几个来回,特别关注的,就是今年改革“整体推进”的具体实施方案。他认为,七八年前,就提过全面改革,那时的火候未到。这一次中央的决定十分及时,一定要切实做到真正的“初战告捷”。从实施方案来看,财税、金融和外汇外贸等方面的改革大体已定;国有企业改革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方向是清楚的,但实施方案未定。即使是财税方面,在分税制等问题上也还有一些有待于界定的问题。今年改革的攻坚战关系到前途命运,是一场大兵团作战,如果有一个方面军力量薄弱,战术模糊,都会影响整个改革的进程和成败。“仗”已经打了两个多月,建议全面总结估量一下,统一思想,使各项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情形清晰起来,并且部署后十个月的工作。他一再强调,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保证稳定,有的同志说要慢一点,稳妥一点。其实稳妥主要应该是措施扎实,错失机遇,发展和稳定都谈不上。
(记者:广袤而迷人的市场每天都在运作,在双轨制向单轨制并拢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冒出各种矛盾,是不会停下来等待我们从容一番的。只能不断地集思广益、及时地总体协调才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