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农业部负责人答中外记者问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13
第2版(两会专页)
专栏:答记者问

  农业部负责人答中外记者问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时间:3月12日下午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两会”新闻中心
被采访者:刘江、张延喜、万宝瑞
(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引起中外记者广泛关注,赴会记者众多,提问踊跃)
农民日报记者: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怎样看?
刘江(农业部部长):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创造历史最高纪录,“菜篮子”产品全面增长,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农民收入继续增加,负担有所减少,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引导和调控措施不够得力等等。
路透社记者:现在中国有多少省粮食不够,要从别的省调进?
刘江:大致上10个省市区的粮食需要调进;10个省市区可以调出;10个省市区基本持平。
中央电视台记者:农业部有什么措施保证农民的收入较快增长?
万宝瑞(农业部副部长):199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2%,还是很缓慢。增加农民收入,现在主要有六项措施:提高农产品价格;各级政府和农村集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实行产供销种养加一体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落实扶贫的规划。
人民日报记者:最近市场物价的上涨与“菜篮子”产品的价格上涨有多大的关系?
张延喜(农业部副部长):农业部实施“菜篮子工程”6年来,全国肉、蛋、水产品增加都在80%以上,奶类、蔬菜和水果增加都在50%以上。据我所知,1993年属于“菜篮子”的几大类商品的物价上涨水平,并没有超过全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的平均上涨幅度。去年下半年,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些地方,蔬菜市场波动,对居民影响很大,但这是由于两次自然灾害造成的,所以是暂时的。
美联社记者:去年有多少农民收入下降?
刘江:去年只有局部地区受灾,这些受灾地区的农民,收入增加较少,政府已采取措施帮助抗灾。据农业部掌握的情况,全国农民收入绝对数降低的,现在还没有。
中央电台记者:去年粮食总产创纪录,为何还出现市场波动?
刘江:粮价波动,一是社会物价总水平拉动的结果;二是地区和品种结构的不合理,南方部分省区早稻产量下降;三是粮价放开后,宏观调控措施不健全。由于国家有大量储备,我们只拿出少量粮食投放市场,就很快平抑了市场粮价。
法国记者:大量农民离土,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帮助他们?
刘江:出现民工潮,主要是人多地少,农村、城镇二元结构造成的。我国农村劳力有4.3亿。已有1.2亿分离到乡镇企业中去。但目前仍有大量剩余,政府采取引导、服务的方针,使他们有序流动,将逐步建立全国劳力市场,沟通城乡之间的劳力需求。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解决得怎样?对尚未解决温饱的8000万人有什么措施?
万宝瑞: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四项重大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共减轻农民负担100亿元,相当于每个农民减少10元钱。最近中央召开了扶贫工作会议,提出要在7年内解决8000万人的温饱问题,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措施。
本报记者 凌志军李而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