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就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问题政协六委员答中外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12
第3版(两会专页)
专栏:答记者问

  就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问题
政协六委员答中外记者问
时间:3月11日下午3点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两会”新闻中心
被采访人:万国权、李刚、张巨声、严瑞藩、赵长白、王珏
(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百余名中外记者赴会并踊跃提问,会场气氛热烈、活跃。)      
记者:现在有不少企业实行股份制,认为上市公司就是现代企业,对此有何看法?
李刚(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搞不活存在着不少原因,其中一个就是资金短缺。通过发行股票可以为企业注入资金,但归根结底在于企业自身体制和机制的转换。
记者:复关将对中国民族工业尤其是家电行业带来冲击,请问张巨声委员对此作何评价?
张巨声(政协委员、合肥美菱股份有限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复关对中国民族工业确实是一次全方位的冲击,但同时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复关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我们美菱产品愿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冰箱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进行竞争。
记者:请问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出现的矛盾?
万国权(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可能会使一些企业出现某些困难,但从根本上讲,政府、企业、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尖锐的矛盾。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现存的一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
记者:《破产法》一旦实施,将有一些工人失业,政府是否会对失业率有所控制?将控制在什么限度?
王珏(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劳动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建设中小城镇等,所有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使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有一个安定的、经常的工作岗位。随着改革的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的岗位会越来越多。
在记者招待会上,严瑞藩(政协委员、广东中国广联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白(政协委员、首都钢铁公司董事会副董事长)还分别就国有外贸企业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自主经营、自我积累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本报记者赵川东李仲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