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实现“双基”要真抓实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1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实现“双基”要真抓实干
毕全忠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双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普及教育,是我国多少代志士仁人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国家和人民群众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世界上较高程度的教育普及目标。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最终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一历史任务完成的期限,定在本世纪90年代之内。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目标。这是意义重大而又非常艰巨的宏伟目标,多少代人的理想就要在本世纪实现。现在,北京市率先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全国带了个头,其意义也是重大的。
党和国家确定这个目标,首先是以我国几十年来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作依据的。我国已建立了庞大的教育体系。到去年为止,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7.7%,全国已有近80%的县普及了初等教育;全国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已达81.8%,全国大部分城市市区已普及了初中教育。这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双基”的坚实基础和很高的起点。以我国今天的国力来说,在今后6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余下的任务,也是可以支撑的。因此,这个目标是能够达到的。
党和国家确定这个目标,又是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为依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5月就说过:“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20页)这一极其重要的论断告诉我们,“把教育搞上去”,我们是完全有能力的。同时也告诉我们,“把教育搞上去”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前提之一。90年代“把教育搞上去”的一大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双基”。实现了这个目标,就为下世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本身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否则,就会延误时机,第三步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有可能导致我国同发达国家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因此,90年代实现“双基”这个目标必须达到,不能动摇。
实现“双基”既是可能的,又是必须的,但毕竟也是艰巨的。完成这样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首先是各级领导者,不仅具有远见卓识,有历史责任感,更要真抓实干。在这方面,北京市的领导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做法足资借鉴和仿效。
1985年以前,北京市的基础教育在全国并不是最先进的,曾受到政协委员、教育界人士的批评。可喜的是,批评的刺激使北京市的领导者增强了责任感,决心把发展教育作为“首善之区”的“首善之举”来办,并真抓实干,持之以恒。从1985年起,他们每年为教育办10件实事,连续9年已为教育办了90件实事,解决了一大批问题,今年仍将继续下去。与此同时,市里规定,市委、市政府及各部、委、局的主要领导都要直接联系一二所学校。这些,体现了北京市领导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高度的责任感和真抓实干的精神。他们对教育的了解具体、真切,制订政策、采取措施就能切合学校的实际,发展全市的教育事业也就不仅是教育局一家的工作了。北京市能率先实现“双基”的主要原因正在于此,而不是其他诀窍和途径。如果全国各地的领导者都有这种责任感和实干精神,在90年代实现“双基”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当然,从全国来说,还有一些经济很不发达的地区,实现“双基”更艰难一些,步子可能要慢一些,也需要上级政府、其他地区的支持、帮助。然而这不能代替这些地区领导本身的远见卓识、真抓实干。北京市的经验证明,认识提高了,真抓实干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是会有的。
我们坚信,在本世纪最后的几年中,在全国实现“双基”的历史任务终将胜利完成,中国将在这一新的起点上进入21世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