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严肃的玩笑——简评《灵魂出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16
第8版(副刊)
专栏:

  严肃的玩笑
——简评《灵魂出窍》
田本相
小剧场戏剧《灵魂出窍》上演后,颇受观众欢迎,已连演了50余场。编剧苏雷和导演张奇虹也因此在’93中国小剧场戏剧展中双双获奖。
一种玩笑式的拷问,是这出戏的审美特色。
看来此戏的一切铺垫、渲染和情节设计特别是“致癌药水”对林浪的试验,都旨在奔向一个收束点,即林浪的良心发现。“仅仅一个玩笑,就将一个人心中的邪恶勾出来了,让你扮演一个杀人犯!”当法官拷问着林浪的灵魂时,人们的灵魂也被拷问着,令人颤栗,也发人深思。的确它提出一个严峻的课题:一个人有了钱,还要不要保住善良的本性,还要不要良心。
此戏的深刻之处,还不仅仅由它提出一个良心道德问题,它对林浪灵魂的展示更耐人寻味。在他的调侃、戏谑、自嘲、玩世不恭的语言和行动中是令人可怕的冷漠,冷漠到四年间竟没有发现妻子的病,这是人性的丧失和堕落。而林浪对人生世态、性、爱情、友谊、商业行为的看法中更折射着复杂的精神状态,它既是现实某种社会政治文化心态的投影,也是古旧的沉滓惰性文化同现代文化垃圾的混合物。剧作家敏感地看到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态,成功地塑造出林浪这么一个典型形象。它让人去追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林浪这种人物并导致他的灵魂的异化;难道仅仅是金钱吗?它在客观上提出另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个更迫切的社会文化心理的重构的严肃课题。一部小剧场戏剧的容量是有限的,单只就对林浪的形象塑造和灵魂的展示的深刻程度,也足以说明它的成功。
导演根据她的理解和诠释所进行的二度创作是成功的,她不但准确地掌握着这个“并不可笑的玩笑”的内蕴和分寸,更赋予批判性的亮色。在舞美设计颇具创意的平台上,导演善于运用它展开的空间对演员的表演加以变化的调度,同时,又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这不但没有令人感到生硬、没有限制演员,反而使整个演出自然和谐,演员也得以发挥。开头和结尾的吹泡泡,可谓奇思妙想,它颇有象征意味。我以为,导演把写实的、写意的,以致荒诞的,把喜与悲、严肃和玩笑等调和一起形成有机的完整,这正是她成功之点。几位演员的表演也颇出色,特别是许正庭的表演,他把林浪这个人物的复杂的灵魂状态细腻地刻画出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反衬着导演对这一人物的把握功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