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千方问医痼疾难治——关于法国的失业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18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千方问医痼疾难治
——关于法国的失业问题
本报记者张祝基
70年代中期以来,失业这个痼疾痛苦地折磨着法国,历届政府都想尽各种办法对付它,但收效甚微。1981年社会党上台执政时,法国失业人口为160万,到1992年底已直逼300万大关。今年1月底,据法国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公布的结果,法国的失业大军已有330万之众,失业率高达12.2%,其中失业两年以上者高达130万人。青年失业情况尤为严重。在欧洲联盟国家中,法国25岁以下青年的失业率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和爱尔兰,高达23.8%。巴拉迪尔总理说,4个法国青年当中就有1个没有工作,这使国家不得安生。《费加罗报》不久前在一篇社论中说,如今法国没有任何问题比失业更令人忧虑的了。
法国的失业问题何以如此严重?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自1992年秋起,法国跌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1992年法国破产企业近5.8万家,而去年破产企业比1992年又增加9.3%,达6万多家。大批员工被解雇,走进了失业队伍。但一些经济学家指出,80年代法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其它工业化国家相仿,而提供的就业机会却每年平均少50万个。严重的失业问题还有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它涉及劳动组织、劳动力水平、企业对求职者要求等。还有一种说法干脆认为,生产率越提高,就越要裁减人员,失业者多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巴拉迪尔政府上台后,将解决失业问题列为政府工作的优先目标。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减轻企业负担,刺激消费,以扭转经济危机形势,另一方面发展职业培训,安置就业。
去年7月,议会通过了政府提出的就业紧急法案,国家加快退还给企业应退的增值税,并将企业为低收入者所缴纳的社会福利分摊金逐步改由国家承担,从而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劳动成本。12月议会又通过了政府提出的就业和职业培训5年计划法案。这份计划主要有4项内容,除了前述内容外,还鼓励减少工时和工资,增加就业人数。对于通过减少15%的年工时而增加10%就业人员、并对工资作一定降低的企业,国家提供补贴。再就是重新组织青年的职业培训、改革学徒制和青年就业安置机构。最后是协调国家、大区和省级的就业行政管理机构,简化工作程序。1994年的国家预算拿出826亿法郎,地方预算拿出200亿法郎用于发展就业和职业培训,总额比上年增加6.9%。这笔钱除了用于减轻企业负担以外,优先为长期失业者创造65万个就业机会。
此外,政府促进住房和公共工程建设,降低建房贷款利息,公路投资也比1991/1992年度增加20%,以促进就业。今年初,政府又提出在旅馆、超级商场、停车场、加油站等服务部门增加就业岗位,在地铁增加保安人员,要求达到一定规模的居民楼必须设置门卫等具体措施。2月24日,政府又提出了一项青年就业合同法令,其内容是允许企业以法定最低工资的80%来雇用青年,与此同时鼓励老员工逐步退休。巴拉迪尔总理说,这个法令的目的是为了开辟青年就业门路,因为有80%的法定最低工资总比一文不挣好。这项法令的实质是降低法定最低工资额,因而遭到各方强烈反对。巴拉迪尔总理感叹道,法国处于连环锁的状态,牵一发动全身。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罗卡尔提出,在6年时间里逐步将目前每周工作40小时减到37小时,再减到35小时,这样可以创造出250万个就业机会。但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认为,同减少20%的法定最低工资相比,减少20%的企业负担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眼下法国经济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尽管如此,巴拉迪尔总理还是不得不修改了他上台之初关于解决失业问题的许诺。他当时说,法国的失业率可望在1993年底放慢,从1994年初失业曲线开始回落。最近,他把这种前景推迟了一年。
法国怎样才能解决失业问题,到现在为止,仍苦无良策。
(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