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银夏津”备耕再兴植棉热新野县一半良田种新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28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银夏津”备耕再兴植棉热新野县一半良田种新棉
本报讯“春分”过后,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山东夏津县,一片片新犁耙平的春棉田,只待时节一到,即可全面播种。今年,全县40万亩棉花面积已全部落实。
夏津是传统的植棉大县,素有“银夏津”之称。今年,县里将植棉任务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状,由县供销社、棉麻公司、棉花纺织集团与棉农签订棉花生产、收购合同13.2万份,40万亩棉田面积已全部落实到户、到地块。他们在备足“中棉17号”、“中棉19号”等优良棉种200万公斤的同时,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棉田技术,所需120吨地膜已全部备齐。他们还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着力推广抗性棉铃虫综合防治措施,增加高压汞灯诱蛾的布灯密度,达到60亩地一盏灯。县里成立了由县乡行政领导和科技人员共同参加的棉花高产开发科技服务团,承包10万亩高产开发田,1.2万亩高产样板田和1200亩高产攻关田。(万庆华王凤炳)
本报讯河南省新野县农民的植棉热情今年格外高涨,他们把棉花种植面积由去年的37万亩,扩大到50万亩,净增13万亩。
仅有101万亩耕地的新野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今年一开春,棉农们便早早地在棉田精耕细作,深犁深刨,挖沟整畦,运施底肥,修建育苗池,为棉花播种做准备。如今,每亩棉田已施土肥二到三立方米,建成高标准育苗池25万个,备下营养土52万立方米,育苗用复合肥120万公斤,串换优良棉种152万公斤。棉农种棉积极性高,主要是由于县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将传统的原料型农业改造为成品型农业,走综合利用、就地加工的道路,拓宽棉花生产市场,提高农民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