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增产节约在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9-19
第2版()
专栏:

增产节约在农村
丰年要记荒年苦,割稻时不要大吃大喝
安徽肥西县黄张乡郭仁义互助组决定在割稻时废除吃六盆菜(鸡、鱼、肉、蛋等等)旧规矩,以节省食粮。开始时,该组组员顾虑今年稻子收成好,不搞点好的给收稻的人吃,面子上过不去。另外,有个别组员认为今年稻子收成好,多吃点没有什么关系。
组长郭仁义根据这种情况,召开了组员会,来讨论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全组八户,都是得田户,家底很空。这两年来,我们响应毛主席号召,组织起互助组,把生产搞好了,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但是还不能麻痹,常言说‘丰年要记荒年苦’,打现在就得从仓尖省起,收稻时不能浪费呀!收割时吃饭只求肚饱力气壮,把秋收工作搞好,大家也不要顾虑面子过去过不去。”组员张正金接着说:“组长的话不错,我们不能刚好了疮疤就忘了痛,省就得从仓尖上省起。”接着大家就讨论节约的办法,决定:(一)组里会吸烟的人不多,废除过去不管会吸不会吸每人每天发一包烟的旧习惯,全组八户,收一季稻,共可省烟二十四条;(二)吃饭有啥吃啥,废除六盆菜吃饭的旧规矩,这样收一季稻,每家至少可以节省三万元;(三)过去吃晚饭,规定要吃挂面头烧饭或吃糯米元宵,今年改吃南瓜或光烧饭都行。
把节约的粮食投入再生产
湖北省宜昌县白羊乡谭昌新互助组,今年收了一百七十多石粮食,比去年增产约二成。该组今年收成虽然这样好,可是他们响应了政府的节约号召,一点也没有铺张浪费,组员把节约下来的粮食投入了再生产。全组有水旱田一百多亩,但只有一头半能用的耕牛,每当耕田抢火色时就要发生困难,影响丰收。组员王发甲说:“种田无牛客无本都不行,今年我们要是不缺牛的话,粮食还会打得多。”因此全组准备再去添购两头耕牛。谭昌新等三户已把钱准备好了,只等活路稍松一点就到场里去买。全组有五户在秋收后修犁和制新犁,三户换了新罐头。全组在肥料上也在作准备。组员王发甲准备把棉花轧出来后存二十斤到合作社,明年春上买三百斤枯肥(今年已买了二百斤),作为水田基肥用。白羊乡农民原来没有种过荞麦,今年响应了政府多增产一季粮食的号召,全组种了荞麦,还种了萝卜白菜。现在全组正在耕坂田,积麦肥,积极争取晚秋作物丰收和做好秋后生产的准备工作。
多种秋菜,防备歉收
安徽颍上县赵庄村近来雨水调和,黄豆、红芋都长得很旺盛。这村刘杰起互助组的组员,看见庄稼长得这样好,认为丰收有希望,备荒不备荒没有什么问题,因此,有的人把南瓜秧子拔掉;有的人也不准备打芝麻叶子了;有的人对人民政府贷的萝卜种也不要了。大家等着收秋庄稼。
组长刘杰起看到这种情况,和组员们开了一个会,跟大家说:“我们不能认为今年秋季就一定丰收啦,要是这中间来一场连阴雨,豆子收成就保不牢;同时豆棵里的虫害也没有完全除净,除虫工作也还得加把劲。因此,加紧生产,继续备荒,还很重要。常言说,饱带干粮晴带伞,青菜萝卜好渡荒。再说,我们多种些庄稼、多收点粮食,把多余的粮食用来再生产,也是好事情。”大家听刘杰起这么一说,原来预备拔南瓜秧的人,保证不拔南瓜秧了;原来不预备打芝麻叶子的人,也保证打些芝麻叶子晒干收藏起来。后来,大伙还打算尽量多种萝卜,每人并加种二分地荞麦。
一个受灾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自救计划
河北省盐山县三里庄齐玉棠农业生产合作社,今年有不少庄稼被水淹坏,社员情绪有些低落。县基点村的干部和社里的干部,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召开了党员会议、研究生产自救办法,订出具体的生产自救计划:全社十六户,九十八口人,到过年麦收十个月,共吃粮食二万九千四百斤。今年秋天能收粮一万五千斤,各种菜能折粮五千斤,再搞磨香油、开粉坊、磨面三种副业,能得粮一万四千多斤。把农业副业的收入加在一起,除了人和牲口吃的以外,还有余粮。现在社里还存着的五千斤小麦作为预备粮。计划订出后就开社员大会,动员社员生产自救,社员听了这个计划都情绪很高,大家又讨论和解决了烧火和零花费用的问题。会后,大家很快分了工,有的去抢收已经成熟的庄稼,有的去准备搞副业。
挞谷不要撒谷,应该算算细账
四川省蓬溪、梓潼、安岳、安县等地重点乡和村,秋收开始时,利用雨天和闲工时间,召开了挞谷能手和互助组长会议,通过算细账,教育农民注意在挞谷时减少粮食损耗。安岳县白水乡七村,特别在农民廖德云的八分早稻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六方尺田面,进行撒谷实地算账,当地农民都来参观。算起来,在每亩地内的撒谷数要达到八十七万零一千颗,折合黄谷四十一斤半。梓潼县复兴乡平源村往年挞完谷子,撒在田里的谷粒发芽后像秧母田一样,每亩平均以撒谷三十斤计算,全村就要损失谷子二万九千多斤,折价可买水牯牛十一只。许多农民经过这样算细账,都惊讶不已,有的说:“牛毛凑成山啰!”有的说:“跑脱了十一只牯牛,我们还在鼓里头啊!”
宁乡县推广了双季稻增产粮食五百多万斤
湖南宁乡县今年推广了双季稻,普遍获得丰收。宁乡今年共试种双季稻一万一千多亩,除二百多亩因遭受灾害歉收外,其他每亩平均产量在四百五十斤以上,接近单季稻的常年产量。据统计全县今年因种双季稻而增产的粮食达五百多万斤。解放前,宁乡农民没有种籽肥料,缺乏技术指导,大家只因袭惯例种单季稻。结果总是在滨湖一带人民收了粒粒黄金谷的双季稻的时候,大家却吃着野菜渡荒。解放以后,正农桥乡的农民王华秋第一次试种双季稻成功后,三年时间,在全乡就扩大到一百三十亩。今年,双季稻便推广到了全县的大部分地区。宁乡县的领导方面,在春耕前举办了一个三百多人的双季稻训练班,吸收了种植双季稻地区的互助组长、积极分子及年老农民参加,专门研究学习了种植双季稻的技术,并连续领导农民战胜了各种灾害,使全县试种双季稻的工作终于成功了。现在宁乡农民正在细心养护晚稻,争取再度丰收。
(靳伯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