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当我了解了采煤专业内容的时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9-19
第3版()
专栏:

当我了解了采煤专业内容的时候
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 姜汉信
采煤,本来不是我的志愿。我投考焦作工学院的时候,学校还没有采煤系,只有采矿系。当时我成天想着毕业以后去开发铁矿,我认为只有钢铁工业才是重工业,只有开发铁矿才有出路,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时候,焦作工学院并入中国矿业学院,把采矿系改为采煤系。当时我虽然表示愿意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接受了新的学习任务;但是心里总还是嘀咕着。大家都说:下煤窑的是煤黑子,拉黑水的……。我心想这下子可要当“煤黑子”了。不过,当时我主要的还不是怕在井下工作又脏,又累,而是瞧不起采煤工作。我觉得采煤这件事算不了什么,里面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像挖地窖样地挖个洞,拿铁镐铁锹把煤刨下来,用车拖出来就算完事,没有什么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因此,我曾经一度情愿降班,转入机械系,而不想学采煤。
后来,我有机会到矿上作了几次实习。实际的经历使我慢慢地改变了原来的认识,我了解了采煤专业;而当我了解了它的时候,我就深深地热爱着它。
在实习的日子里,我看到采煤工作是如何的复杂。在离开地面深达几百公尺的地下,周围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每一个工作面都不停地向前推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用最快最省力的办法来采掘煤炭,要用最适合的方法来处理开采后遗留下来的空间,要用最有效的办法来控制四面的岩层。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常会碰见阻碍——变化莫测的断层,褶曲和来历不明的流沙。我们必须预先就找到它们,控制它们。在井下所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决不是一两个现成的公式就能解决的,而必须倚靠我们所学到的先进的科学理论,倚靠矿工同志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在井下运输大巷里,几乎每隔五分钟就要通过一列满载煤炭的重车和运送材料的矿车,或是拉到工作面去的空车,处理这么频繁的调度工作,假若没有高深的技术知识是不可能胜任的。在矿上,我也常常面对着一些新式的采煤机械发楞,不知道如何去操纵它们。有时,甚至一些看来是很简单的问题,也会把自己难住。有一次,一个矿工同志在架设立柱(一种支架)的时候问我:“同学,你说这根柱子该那头朝上?”我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当时我感到非常的惭愧。我知道,这就是我轻视自己的专业、不好好学习的结果。通过现场实习和在学校更深一步的学习,我开始认识到煤矿事业并不那么简单,而是一门综合的复杂的科学。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作一个采煤工程师,不但需要精通采煤方法,而且还要像熟悉他自己亲人一样地熟悉煤层的性格,来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同时,他还必须懂得化学、水力、机械、电机等科学。他要善于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在紧急的情况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想到这些,我就感觉到自己懂得的太少了,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在矿上,我看到很多最新式的采煤机械在工作着。矿工同志们的劳动条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体力劳动也大大地减轻了。但是,这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煤矿工业机械化的程度还差得很远,有一些工种还要完全倚靠人力。同时,由于目前我们技术条件的限制,有一些新式机械还不能很好地使用。因此,矿工同志们的劳动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采煤生产率也还需要继续提高。我常常这么想,假若我能发明一种机械来减轻矿工同志的体力劳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该有多好!当然,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个理想。但是,我愿意努力钻研自己的专业,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相信在党的亲切教育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我的理想总有一天会成为事实的。
苏联专家常告诉我们,苏联的矿业学院不但是一所培养高级煤矿技术干部的学府,而且还是一个高等研究机关,很多在现场没法解决的问题,都提到学校研究、解决。现在,在我们中国也是一样。我们学校也已经开始帮助现场解决问题,经常派人参加矿上的技术生产会议。矿上对我们有着很大的期望和要求,他们把最新的机械送到我们学校里来,矿工同志们把自己亲手制成的模型送给我们。他们对我们的关怀和期望,使我感到没有任何理由辜负他们的热望。
苏联专家经常勉励我们为发展中国的煤矿事业而顽强地学习。现在苏联的煤炭年产量可使每一个苏联人民得到一点五吨煤,而在我国,就目前的年产量来说,比苏联少得很多。这使我更加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我懂得,祖国现有煤矿的生产条件需要大大的改善,劳动生产率要求迅速的提高,埋藏在祖国地下的无尽资源在等待着我们去勘察和开发。祖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煤。没有煤,工厂的烟囱就不能冒烟,发电厂就不能发电,火车就不能开动,轮船就不能航行,炼钢炉也只得停工;没有煤,冬天取暖,平日烧饭,就都得用柴草。我们的工业建设需要煤,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煤。我越想到煤的重要、我就越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每当我穿着矿工服,戴着柳条帽和矿工同志们一道坐车下井时,我就感到非常的骄傲和光荣;每当我看到自己亲手采掘的乌油油的煤炭一车车运到祖国各地去的时候,我就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下煤窑的是煤黑子,拉黑水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在苏联,煤矿工人是最受尊重的。由于他们的艰苦劳动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繁荣和幸福,政府和人民给予他们以最高的荣誉。煤矿工作者都有政府规定的制服,特有的矿工符号和星章。他们的服装除了颜色和矿工的标志外,其他都和部队一样。他们在生产中或工作中的成就和发明创造,就如同战士在战场上打胜仗立大功一样。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总局任弼绍副局长从苏联回来后,向我们介绍苏联煤矿的情况,在报告中他提到这么一回事:“……当我们到布达佩斯的时候,在车站上遇到一位苏联同志,他穿着深蓝色的呢制服,胸前挂满了列宁勋章以及其他奖章。开始我以为他是在击溃希特勒匪帮的战争中功勋卓著的将军,经过介绍,才知道他是从顿巴斯来的矿工——一位斯大哈诺夫工作者、屡次创造新记录的矿工劳动英雄。”现在,煤矿事业不仅仅在苏联是最受人尊重的事业,在我们的国家里,它也是最光荣、最重要的事业。煤矿工人的荣誉,煤矿工人的生活条件,也将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建设的发展,随着祖国的繁荣而日益提高。我知道,这个荣誉决不是凭空就会来的,人民也决不会把最高的荣誉送给那些对国家对人民无所贡献的人,这个荣誉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要用我们对祖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忘我地劳动来争取的。也就是这种荣誉正在不断地鼓舞着我,推动着我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我们学校举行开学典礼的那天,六十多岁的苏联专家喀雷卡维依同志很兴奋地说:“我祖父是一个煤矿工人,我父亲也是一个煤矿工人,我从小就从事煤矿事业。现在,我的儿子也在煤矿上工作,将来我要我的孙子也成为一个煤矿工作者。”他对煤矿事业的真挚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就在那一天,和全院的同学们一道,在亲爱的毛主席像前,在全国三十万矿工的代表面前,我举起右手,庄严地宣誓:“我要终身为祖国煤矿工业奋斗到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