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重温淘金梦——记澳大利亚旅游胜地金币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02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重温淘金梦
——记澳大利亚旅游胜地金币山
王孟兰
从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驱车西北,沿高速公路行驶一个多小时,便到达小城巴拉腊特。140多年前,这里曾风靡过举世瞩目的淘金热。如今,它变成了一处旅游地,每年引来游人不下50万。它的迷人之处在于金币山——一个仿古的历史园区,一个坐落在早期金矿区的露天博物馆。它曾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过澳洲全国旅游和博物馆两项大奖。
踏进金币山,如同走进了时间隧道,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澳洲淘金埠展现在眼前,使现代人得以重温早期淘金者写下的那段有汗有泪也有欢笑的历史。
整个园区由古城镇、矿区和淘金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古城镇有40组仿古建筑,其构造和风格均由建筑专家悉心研究过,酷似上个世纪的建筑风貌。纵横交错的街巷两侧,建有住宅、商店、剧院、学校、报馆、糖果店、面包房和铸造厂,就连为游客服务的银行、邮局也是按百余年前的风格建造的。镇上的居民、店里的伙计、旅馆的侍应、街上的警察、小学的师生全是上个世纪的装扮。游客可在商店里购买淘金热时代的古物,可观看工匠们从事毛瑟枪射击、手工制造糖果等现今已经失传了的生产工艺和活动,也可到学校和小屋里逛一逛,与装扮成当年的矿工和居民的人聊聊天。女士们尤为高兴,因为她们在这里能买到据说是那个时代存下来的布料。在照相馆内,人们则可以拍一张足以乱真的古装照片。街上不见汽车,只有19世纪的英式四轮马车穿梭往来,坐在车上的人全像当年来自英国的绅士和贵妇人。
矿区和淘金博物馆展出的设备,多为当年的实物。博物馆里有当地产的颇为独特的冲积金、天然金块和金币,也有以雕塑、油画形式展现当年世界各地的淘金工人蜂拥而至的热闹情景。游人可进入长达600米的地下矿井,了解不同年代用不同工具挖金的方法,从最初的镐凿手挖到后期的锅炉蒸汽动力,由初期凭经验找矿到后来使用探测器。坑道里塑造了许多矿工蜡像,形象逼真,使人对他们度过的艰难岁月一目了然。
金币山当年也曾留下华工的足迹。据史料记载,1858年,巴拉腊特的华工曾达到过7500多人,占当时小镇人口的1/4。矿工生活区里至今保留着一个“中国村”,村里有关帝庙和中药铺,墙上贴着汉字写的告示。华工们的勤劳精神,从那保留下来的猪圈、鸡圈和屋前房后的小菜园可见一斑。
虽然那股淘金热是百余年前的事了,但今日的游客仍想试试自己的运气。安排游客亲手淘金,大概是最迷人的项目了。在一条从昔日金山上流下来的水溪旁,总是挤满一群又一群的游客(见图)。他们把沙子铲到铁盆里,在水中反复冲洗,希望能淘出那种闪闪发光的小东西来。有时你会看到有人端着铁盆在水中左右筛上几下就能露出金砂,使得许多痴情的游客以为淘金竟是如此容易,于是也仿照着淘了一盆又一盆,久久不肯离开。其实,那些“走运”的人,不过是旅游机构安排的“演员”而已。
今日的金币山,几乎使得去墨尔本办事或旅游的人没有不去一看的。它何以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因为黄金?因为它厚重的历史?还是因为澳洲旅游机构的精心策划?我想,许是兼而有之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