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阅读
  • 0回复

“打农族”到水乡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01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打农族”到水乡去
本报记者范伟国
3月春风料峭,宁波市区西郊农田上,种得满满的蔺草、油菜、麦苗绿得发亮。
“这里没有一块荒地!”鄞县高桥镇副镇长范伟明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告诉我,这个镇有1500户的“打农族”包揽了全镇1/3农田的劳作。
“打农族”,是人们对外地来此务农劳力的戏称,以相对于“打工族”。
高桥镇,在宁波算是比较富裕的地方。人口3.8万,去年工业产值8亿多元人民币。从工经商是近年来高桥农村劳力的主要去向。前几年,3.7万亩承包土地时有撂荒,镇、村干部十分头疼。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价值规律悄悄地起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这里的农民要去打工,自有人要种这里的田。开始时,为了不荒土地,村里临时去雇外地“种田客”来应付,后来,“种田客”见这里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生活水平高,便生了长久居留的念头。村里也感到临时拉差不是办法,于是有了第一批的“打农族”。
记者在这个镇的芦港村走访了“打农族”之一的徐国芳。46岁的徐国芳来自宁海山区,除了口音有些不同外,看不出与本地人有太大的区别。去年,他包了30亩土地,收入有1.6万元;加上其他的收入超过了2万元。
徐国芳说,他在老家的正常年景下可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双夏”时来城里当过两次“割稻客”,一开始并不想出来赚钱,更没想过要搬家。
后来朋友介绍说,同样种田,这里有赚头。徐国芳就跑来试了一年,先种了3亩2分田的早稻,又种了7亩晚稻。年终一看,收入抵得上山里两三年的劳作。这时,徐国芳就动心了。
现在,徐国芳全家都搬来了。没几年,就造起了一幢房子。记者进去一看,前面两间是厨房和吃饭间,后面是两上两下带阳台配卫生间的楼房,连儿子娶媳妇的房子都留好了。
据悉,徐国芳老家山村里的人有一半已外移到市郊各村。而芦港村,像徐国芳这样的外来户,单是迁入了正式户口的,就有40多户。
亲带亲,邻帮邻。“打农族”的队伍越滚越大。据镇里了解,这些人主要来自本省的临海、温岭等地,也有的从本市宁海山区迁入,使这里的务农劳力不再紧缺。
为了让这些“打农族”安心,镇里给一批连续3年种田10亩以上、自己有住房、品行端正的人正式落户;对一些条件尚不够的“打农族”办理了临时户口。在承包土地、申请农贷、购买农资、子女入学、申批宅基地等方面,均与当地农民一视同仁。
由于“打农族”安心务农,大种蔬菜、果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据镇里统计,每个150平方米的162个薄膜覆盖的蔬菜大棚,大部分由一批“打农族”经营着。高桥镇古庵村的吴庆普,就是其中一位。他去年在种足粮食、完成国家定购任务以后,又种了蔺草和蔬菜,纯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
由于劳动力充裕,高桥镇的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年年完成。在当前浙江农村劳力流动的大潮中,徐国芳的经历不过是一个小水珠。而千万滴水珠将会汇成溪流、大河。那将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