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黎巴嫩加紧战后重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04
第6版(国际)
专栏:

  黎巴嫩加紧战后重建
刘元培
长达16年的战乱给黎巴嫩带来严重创伤,工厂、农村、学校、旅馆、住宅及各类民用设施百废待兴。内战结束后,黎巴嫩人民致力于重建家园,政府制定了各项重建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1993—1995年的三年计划、1993—2002年的十年计划。
三年计划为近期恢复性计划,主要对现有的、被破坏的设施进行修复。这些设施主要包括供水工程、排水管道、供电工程、交通运输、商店、学校、医院、住房和其他公共设施等。其中基本建设最为重要,占整个计划的70%,其次是社会福利事业、工业生产设施和市政大楼建设等。1993年完成了几项大工程,耗资4亿美元。今年将继续修建水利、电力等项重大工程,总投资为10亿美元。
黎巴嫩中央移民基金会积极为修复乡镇作贡献,出资帮助重建家园。目前,基金会参与的重建工程已进入第二期,基金会出资5000万黎巴嫩镑(1700黎巴嫩镑等于1美元),修建20多个村庄。今年夏天,第二期工程可望完成,届时将有7000多农户搬入修缮后的住房。
十年计划为发展远景规划,计划将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总投资达117亿美元。此投资额是根据目前的行情计算的,到2002年,加上物价上涨和国内外债务偿还等因素,预计将达到184亿美元。整个计划涉及到19个重要领域,首要的是道路建设,占整个计划投资的18.1%,仅修建高速公路一项将耗资20亿美元。其次是电力建设,占计划投资的13.1%。第三个大项目是住房建设。内战爆发后,很多住房拆毁,成千上万的人流落他乡,有的甚至前往国外。内战结束,重建住房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十年计划还包括重振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等。
航空业是黎巴嫩的经济支柱之一。内战前,贝鲁特机场的运输量曾在世界占第七位。机场内有飞行训练中心、飞机修理中心等,有45家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出入空港。内战中,机场破损,几度关闭。黎巴嫩政府准备重建和扩建机场、拓宽跑道,增建设施,扩建仓库、停机坪和停车场。计划到2000年每天出入空港的旅客达1.5万人,全年达600万人。目前,德国、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公司对重建机场工程颇感兴趣,准备与黎巴嫩政府合作完成此项工程。
贝鲁特港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转运港。港口水深,可停泊大型集装箱货轮。码头可储存货物的场地达33万平方米。2000米长的码头,装有8个活动吊车,每年可起吊60万个集装箱。目前可装卸货物330万吨。政府计划扩建港口,争取到2000年实现年吞吐量800万吨。贝鲁特港的扩建工程同样吸引不少国外建筑工程公司,法国等国的一些公司有意参加这项工程建设。
中国和黎巴嫩合作前景广阔,近年来,两国的贸易额有所增长。黎巴嫩内战停止后,中国政府和一些省份及公司派代表团前往黎巴嫩访问和考察,洽谈合作项目,积极参与黎巴嫩的重建工作。中国一些部门已投入或正在考虑投入重建贝鲁特港、贝鲁特市中心建设和发展纺织工业等项目,中国和黎巴嫩有关方面目前还就在黎巴嫩建设“中国城”等问题进行商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