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北京人探索过年新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6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北京人探索过年新招
北京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不得放“炮”,违者重究。北京的大小店家果然令行禁止,货架上鞭炮、花炮统统绝迹。
对这一决定,大多数北京人拍手称快,特别是在每年的“鞭炮巷战”中“战伤”者和他们的家人。但是,也有人道出他们的担心:放花古已有之,这可是真正的“民族文化”,如今过年也不让放了。连个响都没有,这年还叫“年”吗?有心眼快的商人立刻琢磨出一种像鞭炮一样会发闪光,会噼噼啪啪响,可就是不会爆炸的“电子鞭炮”,想让北京人过年时有个“响儿”,没料到货还没卖出去,人却让公安局给拘留了:市政府明令,禁放鞭炮,包括电子及各类模拟鞭炮在内。它们虽然不会炸,但也有“响儿”,发出的噪音有害居民健康。
没“响”的春节怎么过?北京人开始琢磨上了。有人提议除夕邻里间来个大拜年,现在大伙都忙,平日里住一栋楼的邻居老死不相往来,借过年联络联络感情。这个建议要是真为北京人采纳,除夕夜串门倒可能成为北京的一大新景观。也有人表示,过年家里开个家庭演唱会,老老少少高歌一曲,也不失热闹,不过这主意不那么具有普遍性,万一家里有个人五音不全,难免一人向隅,举座不欢,这年就没意思了。还有人说,春节不妨搞个摄影比赛,一家人背着照相机上街转,搞现场抓拍,给过年的街景留个影,拍一拍北京人的新面貌。
最别出心裁的一个点子是用气球代替鞭炮。春节时家家户户,大小单位门口挂上一串五彩缤纷的气球,把严冬中的北京城打扮得花团锦簇,而且可以一连好几天,满城都有那么一股子过节的气氛,岂不甚好?
作为一种民俗,过年放鞭炮随着北京城日益现代化而成为历史,不知道今年春节,除夕夜串门、拍照、唱歌、挂气球,哪一种活动可以代替放了几百年的鞭炮,成为新的民俗?
             (1月26日《光明日报》小敏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