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陈学诗沈渔村等专家呼吁全社会重视心理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05
第11版(保健)
专栏:

  陈学诗沈渔村等专家呼吁全社会
重视心理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这一概念也有了很大变化。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提出,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和缺陷,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心理功能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重要。
北京市安定医院名誉院长陈学诗、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沈渔村等15位专家前不久写信给有关领导指出,由于生活中的心理应激因素增加,各种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明显上升。1982年我国12个地区精神病流行学调查表明,15岁至59岁的人口中,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为10.54‰。1991年北京市精神障碍流行学调查,各类主要精神障碍患病数字均有上升趋势。
据198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在甘肃兰州四所高校4868名学生中,查出神经衰弱患病率为84.8‰,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北京海淀区16所大学从1978年至1987年统计,因精神疾病休学占因病休学的37.9%,占因病退学的64.4%,而且呈上升趋势。1983年以来,在休学、退学的疾病种类中,精神疾病已由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超过了传染病。
在人群中,威胁人类生命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基于上述情况,我国心理卫生事业,迫切要求医学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给以关心和支持。为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首先应重视青少年心理卫生,培养健全人格,预防心理疾病,防止社会上不良行为的发生。这是关系着全民族的心身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安宁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事。为此,心理卫生专家们呼吁:国家应对心理卫生实行归口管理,建立必要的法规制度,在医学、师范院校的心理系、社会学系,应开设心理卫生专业课程,培养一批品学兼优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了让广大群众懂得心理卫生知识,建议每年5月第三个周为“心理卫生周”,在全国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中、小学校应增加心理卫生课程,以提高人民的心理素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建立全国性的心理咨询培训中心,对现有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