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揭破埋藏千古谜底 恢复祖先生活原貌一九九三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揭破埋藏千古谜底 恢复祖先生活原貌
一九九三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出
本报北京二月五日讯记者李泓冰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去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今天揭晓。这是《中国文物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资深文物考古专家,从去年总计五百余项考古发掘中评选出来的。
一九九三年十大考古新发现(按出土文物年代排列)是:
一,盘县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从中揭露出古人类的吃住场所、石制品加工场所和宰剐动物场所等人类活动遗迹,出土了四个个体的人牙化石以及二千余件石制品、近万件哺乳动物化石等。约有百分之十的石片、石核采用修理台面技术,在中国南方旧石器工业加工技术中独树一帜,具有与西方同时期石器工业制作技术相对比的特征,对研究远古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古人类迁徙、恢复古人类生活原貌有重要价值。
二,高邮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一沟乡。其时代大约距今七千至五千年,出土陶器、骨角器、石器、玉器等大批遗物。其文化面貌独具特色,可确认一种分布于大运河以东江淮地区的新的古文化类型,对于深入探索江淮地区史前文化,推动苏鲁豫皖考古研究有重大意义。
三,莫角山良渚文化大型建筑基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这是一座罕见的人工营建的巨型遗址,处于这一带良渚文化遗址群的中心地位,建筑基址上发现有大片夯层和夯窝及大型柱洞等遗迹。这一发现表明半个多世纪以来良渚文化考古取得一项重大突破,必将对良渚文化的聚落形态、社会性质及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晋侯邦父及夫人墓——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晋侯墓地。其时代在两周之际,随葬大批青铜器及玉器,墓主可能为晋穆侯及其两位夫人。这是迄今唯一一组未被盗、且有铜器铭文可确知墓主的大型晋国国君及夫人墓,对于周代和晋国考古与历史研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五,长沙西汉长沙王室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墓主为西汉早期长沙王某代王后,墓主的地位及葬制等都超过了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出土金、银、漆、玉等类文物二千余件。其中漆砂砚、盘等大批漆器对深入研究西汉早期漆器有重大价值。
六,丰城洪州窑窑址——位于江西省丰城市曲江镇罗湖村。查明洪州窑窑场占地约二十平方公里,制瓷时间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长达八百年。从中出土各类遗物七千余件,其中晋代镂孔香熏、南朝时期的叶脉纹青瓷碗等,都属首次发现。
七,云冈第三窟窟前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云冈。清理出基岩地面、两条北魏时期石砌矮墙、辽金时期夯土及一道辽代石坝等遗迹,出土石雕、钱币及瓦当、筒板瓦等遗物六百余件。对了解云冈石窟的开凿程序、开凿技术等有重要价值。
八,扬州唐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市区。这次调查发掘为揭开唐代重要城市扬州城的一系列历史之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特别是新发现的唐代木构排水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体量最大的唐代城内排水系统。遗憾的是,因为当地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忽视文物保护,未使这一发现得到有效保护,使本应得到的古代病理、饮食等重要考古资料失之交臂。
九,宣化下八里辽壁画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共清理辽代晚期汉族张氏贵族墓葬五座。其中出土了保存完好的桌椅、盆架、衣架等难于保存的木质家具,二十余种食物及大批瓷器、漆器、铁器等。并展现了以往知之甚少的这一带辽代上层官员和贵族死后依西天茶毗礼葬的情形。尤为难得的是,墓中满饰彩绘壁画,表现人物七十六个,包括星象图、墓主人出行图、散乐图、茶道图、三老者对弈图等,对研究辽代文化是极其珍贵的资料。
十,绥中元代水下考古调查——位于辽宁省绥中县三道岗海域。这次对该海域元代沉船遗址所作的调查和试掘,是我国水下考古队伍第一次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调查发掘工作。共发掘出水一百一十余件瓷器及铁器。瓷器全部为磁州窑产品,大都完好无损。其中白釉黑花龙凤纹大罐等均为难得珍品。此次发掘将使磁州窑产品的内外销情况以及中国陶瓷史、造船史、航海史等方面的研究获得重大进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