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四季开发 立体开发朝阳市高效农业蔚成气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7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四季开发 立体开发
朝阳市高效农业蔚成气候
新华社沈阳2月6日电(记者常志鹏、王安)年末岁尾,辽宁省朝阳市孙家湾乡三口之家的农民赵永年,近日坐在炕头上扳着指头算了一笔帐:去年他家靠一个蔬菜大棚收入3000元,一个苹果园收入4000元,靠自己出外打工收入3000元,靠妻子侍弄大田作物收入1000元,总收入超过一万元。在朝阳市,像赵永年家这样靠发展高效农业收入上万元的农户,平均一个乡就有500多户。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山区,历来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近几年来,这个市按照多条腿走路发展高效农业的原则,提出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在平地上发展保护田,搞“霜期农业”;在山坡上或坡耕地上发展经济林或林粮间作的措施。他们决心通过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调整产业结构来形成农业生产的新格局。
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热潮中,朝阳市农民改变了千百年来窝在家里“猫冬”的习惯,开始冒着凛冽的寒风,向新兴的冬季农业、霜期农业进军。去年,全市农村共发展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保护地面积20万亩,有20万户农民建造了简易标准保温畜禽舍。因严冬季节农产品价格比无霜期时高得多,朝阳市便通过发展霜期农业,不仅利用了占全年时间2/3的有霜期,消化了30余万名冬季剩余劳力,而且取得了比常规农业高得多的经济效益。前年还是全市50个贫困乡之一的土城子乡,去年通过发展霜期农业,人均收入一跃超过1300元。
农民们在创造出“冬天里的绿色”的同时,又把经营目光瞄向一直被忽视的荒山地带。他们在山上广种山杏、大扁杏和大枣树,经济效益既可观,又改善了生态环境。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综合治理荒山140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3.6%。他们还开发生产出了杏仁饮料、化妆品、保健品、果脯等产品,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