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四川省某些基层商店和合作社 秋收前后不断发生商品脱销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9-21
第2版()
专栏:

四川省某些基层商店和合作社
秋收前后不断发生商品脱销现象
四川省大邑、涪陵、奉节等县的百货商店和隆昌、泸县等县的某些供销合作社,在秋收前后,曾不断发生商品脱销的现象。大邑百货商店的棉纱脱销十五天,影响了城市手工织布业和农村副业的生产。该店因八月上旬有数种商品脱销,销货额即减少二亿八千万元。隆昌县联社及各区供销社对秋收期间的供应工作,一般还是比较重视的。他们事先向农村作了调查,县联社曾领导各区供销社两次修订并增大了供销计划,全县各供销社第三季度的供应计划平均比第二季度增大了约百分之四十。对农民在秋收中所需要的农具和副食品的实际储备量还超过了计划数。但到秋收开始后,农民的购买力大大提高,原来准备的东西几乎样样不足,合作社干部临时手忙脚乱去添货。如县联社原计划供应镰刀四千多把,秋收开始不久就卖完了,合作社自己办的镰刀加工工厂日夜赶制都来不及,连过去积存的规格不合当地农民习惯要求的一批镰刀也卖光了。其他如箩筐、箩绳、大扫把等农具,粉条、挂面等副食品的销售量均大大超过预计。合作社某些农具脱销后,一些投机私商就抬高市价,有的农具价格竟上涨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农村购买力所以急剧上升,是因为全省农产品普遍丰收,新粮粮价又较前提高,农民售粮踊跃;在售出一批早粮后,一般都要购置一批秋收期用的农具和副食品。同时今年党和政府都更进一步加强了对秋收工作的领导,农民都争取好天进行抢收,有些农民往年互借农具,今年都自己添购;再加秋收繁忙,农民为节省时间,把平时零星购买的生活用品集中一次都买了。但某些合作社干部因缺乏积极为农村生产服务的观念,不向农民进行深入调查,因而发生脱销现象。现四川省联社筹备委员会已吸取隆昌合作社的教训,通报全省合作社,要求各级合作社以最大的努力来抓紧储备秋后农民必需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以免再发生脱销现象。     (林沫、史明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