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南海:对股份合作制的新突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07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股份合作制在农村

  南海:对股份合作制的新突破
马恩成
广东省南海市是我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从1983年以来积极进行了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试验,到去年底止已铺开164个点。其基本特点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以原来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将原来所有的土地、财产和资金等,以股份的形式量化为社员共同占有,并以此作为分红的依据(在合作组织内还吸收新的资金入股)。南海市实行的股份合作制,有自己新的特点和新的突破。
一、开始突破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农业一家一户平均分包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要求不适应,需要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搞适度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南海属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应该说比较具备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但几年来未能取得突破。该市已有2/3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这些农民虽然已披上“新棉袄”,但仍不愿放弃“旧棉袄”,原因是不愿意放弃承包土地的权益。起初农民把土地看成是社会保险,保留一块耕地,不仅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还可以定期享受集体的第二次分配。随着集体土地不断地开发增值,农民更加珍视土地而不愿轻易放弃。过去搞土地规模经营,采取行政措施,以及有偿转让承包的权宜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从明晰产权关系入手,采取股份形式,把承包土地折价作股,量化到社员,才能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从价值形态上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益,而且把集体土地模糊的产权明晰化,成为社员共同占有的一份。当然这种占有,农民只能按股分红,不能抽资退股,不能分散集体的资产。这样做有利于农民让出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稳定地把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可见,引入股份制机制,并不排除承包机制,而是更能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由集体土地的折股量化,带动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这又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过去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县、镇干部,对农村实行股份合作制比较冷漠。主要不是条件不具备,而是存在一些思想障碍。但是近两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股份制、明晰产权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的思想得到新的解放;其次是随着开发征地热、土地价格的提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与纠纷。南海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以土地承包使用权折股量化为突破口,向整个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扩展。土地的股份化受到农民的欢迎,对基层干部的权益触动却比较少。通过对土地的折股量化,干部还看到将股份制机制引入集体经济,可以解决农村许多老大难的问题,是农民容易接受的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好形式;也是调动多方面积极性,优化组合生产要素的好形式,从而增强了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动力与压力。南海市从土地突破到全面扩展的这条路子,走得比较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