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我的生活和中国分不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09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她来自扶桑之国,当年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而今,年逾古稀的她仍为中日友好交往而奔忙。她说:“我的生活和中国分不开”
董其中
那是1992年12月4日下午,我们山西省版画家代表团抵达日本浦和市,进入下榻的东武饭店一楼大厅时,我便望见厅中沙发上坐着一位端庄的日本老太太。她看到我们,立即起身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对我们说:“欢迎你们,见到你们很高兴!”经介绍,她是若生爱子女士。 
若生爱子现年71岁,是埼玉县日中友协理事。自1986年以来,我们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和浦和木版画协会(现为埼玉县日中美术家协会)之间一直进行着版画交流,双方的来往信件大都是由若生爱子代笔和翻译的。经交谈,才知道若生爱子女士在中国曾有一段非凡的经历。
1945年日本投降前,23岁的若生爱子是中国本溪日本医院的护士,日本投降后,她和丈夫一起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直到1958年她36岁时才回国。谈到在解放军里13年的经历,她取出一沓照片让我们看。
——1950年,她在东北军区卫生部托儿所当教员,作为保育界模范工作者,出席在沈阳召开的东北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她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戴着胸章和纪念章,英姿勃勃;
——1950年12月在北京中央军委保育院时的留影,仍一身戎装;
——1979年10月,她作为副团长率15人的第二批归国者友好访华团,在人民大会堂受到邓颖超同志的接见,邓大姐和她亲切交谈,并观看了她带来的一些当年的照片;
——1979年5月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她向康克清同志敬酒;
…………
看着这些照片,我们对若生爱子顿生敬慕之情,而她更是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她说:“我在北京军委保育院时,每到‘六一’儿童节,康克清先生和朱总司令就一起来到保育院,把大班的孩子接去玩。在解放军里,我的思想和意志得到了锻炼。1990年4月,驻西安的解放军某部邀请当年在该部队工作过的15个人回娘家,我们住了三天,受到热烈欢迎。我穿军装的照片都是老同志代我保存下来的,21年后转到我手里……” 
1958年5月,若生爱子回到日本后,曾一度失业。但她坚信汉语将来会有用。这期间,她学会了做西服,边缝衣服边听汉语广播,坚持自学汉语。在我们访问日本的几天里,若生爱子一直陪伴着我们,她那流利通畅的汉语,使我们感到亲切。在一次晚宴上,一位日本版画家竟然问她是不是中国人?若生爱子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她非常高兴,她的汉语可以在中日友好事业中发挥作用了。20多年来,她参与接待过来自中国的一个又一个的友好代表团,接待过来自中国许许多多的新老朋友,有些还在她家聚会联欢。她说:“我见到他们像见到亲人一样高兴,到了中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温暖。”她虽年逾古稀,但她的生活仍和中日友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