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敲响迈向现代艺术市场的槌声——记中国嘉德’94春季书画艺术品拍卖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09
第8版(周末)
专栏:

  敲响迈向现代艺术市场的槌声
——记中国嘉德’94春季书画艺术品拍卖会
杜英姿
两创国内书画拍卖单价最高纪录
国内艺术品拍卖会总成交额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国内买家峥嵘崭露
3月27日下午,长城饭店容纳六七百人的大宴会厅座无虚席,几个月来舆论给予极大关注的中国嘉德’94春季中国书画及油画拍卖会在这里举行。近几年来国内艺术品的拍卖风雨坎坷、乍暖还寒。1992年10月在深圳举行的首届当代中国名家字画拍卖会上,近百幅作品成交83幅,总额226万多元;1993年上海书画拍卖,创下单价130万元的国内书画拍卖最高纪录,但这两次拍卖多依赖港、台及东南亚买主,国内有卖方而少买方。接下来近一年中又不断有西安、南京、海口、天津等城市举办书画拍卖13场,遍地开花可又生意清淡,成交率均在20%、30%。唯因如此,人们才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嘉德。这个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国家级拍卖公司组建近一年来悉心准备,首次举办的大型艺术品拍卖的结果又将怎样呢?
槌声再再 成绩斐然
从十五六世纪明四家之一的文征明到近年来为收藏家看重的现当代大师名家,244幅作品构成了中华民族近四五百年书画文明的缩影。这些品质上乘、足以同世界最大的两家拍卖行索斯比和佳士得在香港的拍卖品相媲美的佳作,在为正式拍卖举办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的预展中就备受青睐。此时,果然有美、日、澳、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和国内各地的100多位收藏家和艺术品投资家(或其委托人)莅临拍卖现场。我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徐邦达为成交的1号作品吴熙曾的《渔乐图》敲响拍卖会的第一槌后,高德明拍卖师主持的近7个小时的拍卖佳绩不断,高潮迭起。
最以花鸟画享誉画坛的齐白石,其一米高的《贝叶草虫》开拍不久即以49.5万元成交。时隔不久,白石老人“笔端生豪气、大野起雄风”的《松鹰图》以78万元起价,几番竞投,以176万成交,打破国内书画拍卖单价纪录。这幅画高66厘米长364厘米,作于1933年,是白石老人在不甘华北沦陷的爱国情怀驱使下画就的激奋人心之作,也是大师一生中绝无仅有的宏篇精品。据传,买主拍卖会前拟以600万封顶,正应了拍卖行业的一句老话——志在必得。
康有为之借景抒情、对仗工稳、概括南京史地、人文景观的得意之作《南京碑楼公园楷书二十六字及八言联》在书法楹联中冠绝群雄,以多于起叫价3倍的价格22万成交。
126号作品张大千的《石梁飞瀑》,竞投完毕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30万起价,各路买家便较劲竞投,互不相让,待到100万以上,价高人少,37号和66号买主决一雌雄,110万、115万、120万……这样扶摇直上,经过53个回合的较量,终被37号以成交价209万买获,再创国内书画拍卖单价新纪录。
白雪石的《桂林山水》、清代书坛地位颇高的何绍基之《八言隶书》以及拍卖前甚为看好的傅抱石的《观瀑图》因不及底价而未能出手。
然而瑕不掩瑜,此次拍卖会成交额中国书画部分1227万元,当代油画部分196万元,总额1423万人民币,在国内书画拍卖中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参拍的193幅书画作品和51幅油画分别拍出150件和36件,成交率分别为77.7%和70.6%。按国际拍卖一般原则,成功率在50%以上即算成功。
国内买家 异军突起
嘉德初次在艺术品拍卖的舞台上亮相,便博得一个满堂彩,同时嘉德在拍卖前极力推重的国内市场的挖掘也成效卓著:《松鹰图》和《石梁飞瀑》这二幅单价最高的国画均归国内买家所有,在总成交额中国内买家所占比例也高达68.75%。显然后者的踊跃竞投对拍卖的成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以往历次书画拍卖的状况大相径庭,在1993年上海那次单价纪录为130万的拍卖活动中,国内买家的最高单价仅为26万,所占比重也远不及港台及其他国家投资者。
记者在拍卖现场注意到,有两位买主应叫频频,但凡举牌便矢志不移。其中一位是大学毕业后只身闯海南从而演绎出一番传奇故事的年轻先生,雄豪坚毅,所买作品多为与其经历、精神倾向相契合或能明其心志的力作,如张善子大气磅礴的《猛虎吞日》、何海霞的《激流放筏》、左宗棠的七言楷书以及徐悲鸿的《鱼鹰》和“飘然思不群”的行书对联等等。另一位即买得《石梁飞瀑》的中年男士,他笑而不答记者对于他姓名、身份的询问,只道喜爱藏画而已。但看其所购之画,就知其不仅财力不凡,且对国内外艺术品的行情了如指掌。这位先生除买获张大千的几幅国画外,还对嘉德的油画专场拍卖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葛鹏仁的《水》、李天元的《寂》、刘影钊的《红石榴》、何大桥的《玩具熊》等,对这几位当代油画界很有实力、增值可能性颇大的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他当仁不让。从天津美院专程来到现场的刘影钊,对其《红石榴》卖到5.28万元深感惊喜,因为这超过了他在世界性的拍卖行克里斯蒂的拍卖品的成交价。
这次拍卖,国内除了素质高、艺术修养深的儒商、有眼光的个人收藏家的积极投入之外,部分公司和企业集团也纷纷加盟(在国际上,这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广阔市场)。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总裁卢建告诉记者,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是公司的投资内容之一,公司拟为入选的竞买目标投资50—100万,实际投资80万。
国内艺术品投资者和个人收藏家的异军突起,证实了国内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描摹了提高中国艺术品的地位,同国际市场接轨的可观前景。
拍卖事业 前景广阔
学经济出身的嘉德总经理陈东升,一派儒雅的学者风度,做起事来却是认准了便锲而不舍,胆识兼具。组建嘉德时,有人不无担忧,而他却相信艺术品二级市场——拍卖行有着广阔的舞台,他愿为中国文化的建设与保存不遗余力。与股票、房地产比肩的重要投资领域艺术品市场的发育,还很不成熟,艺术市场的构成诸要素画廊、拍卖行、经纪人、收藏家中首先是画廊制度尚处于初级形式,仅为代销场所,缺少高素质的画廊经营人才,没有与画家建立起真正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等等;更深层次的便是拍卖这个二级市场远没有发挥其作用,艺术品价格无从在二次流通中经受市场检验,优秀艺术品的学术价值没有渠道通过时间的筛选显现出来,同时大量艺术品由非正常渠道流走海外。这些已成为中国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掣肘,也是中国艺术品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障碍。陈总说,国际艺术市场的发展能有今天这样的水平,与索斯比和佳士得这两大跨国拍卖公司的贡献密不可分。中国需要自己的索斯比,中国需要自己的佳士得,嘉德愿朝这样的方向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