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芝加哥交响乐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09
第8版(周末)
专栏:海外艺苑

  芝加哥交响乐团
芝加哥交响乐团是当今世界上的优秀交响乐团之一。1891年10月16日,托马斯率领他的乐队为庆祝芝加哥“大厅”剧场落成而演出的音乐会标志着芝加哥交响乐团的诞生。德国人托马斯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指挥,一位不知疲倦的德国古典音乐的布道者,喜欢到处指挥乐队,其名言是“我宁愿下地狱,也不愿意老是指挥同一支乐队。”他在芝加哥交响乐团确立了明显的德国传统。
1905年托马斯去世后,斯托克在正式指挥确定之前暂行指挥之职。他原在克劳恩乐队演奏提琴,荣幸地受过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的指挥。从1895—1896年他在托马斯麾下任提琴手和助理指挥。当时正式指挥的候选人中包括一系列世界指挥大师,但是由于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和托马斯的多年合作以及他那显而易见的才华,斯托克于1905年4月被任命为首席指挥并一直高踞宝座至1942年。在他的指挥棒下,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曲目开始扩展。1919年,他做了几件对芝加哥交响乐团来说是百年大计的事:建立青年演奏家训练乐队,为芝加哥交响乐团培养新鲜血液;要求董事会建立演奏员终身养老金;经他要求,几经更改的乐队名称正式定为沿用至今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塞奥多尔·托马斯创建”。
斯托克于1942年去世。经过几任短期的不甚成功的指挥之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出身的钢琴家,曾任名指挥尼基什的助手和匹兹堡交响乐团指挥的雷纳尔于1953年受命担任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他通过加强训练、特别是对首席演奏员的训练来创造一支辉煌的乐队。他还请著名合唱指挥哈丽斯建立了美国第一个与大交响乐团永久性联体的合唱团。这使芝加哥交响乐团得以演出诸如亨德尔的《以色列人在埃及》等杰作,在他治下,芝加哥交响乐团开始从国内走向国际,成为杰出的交响乐团。
在雷纳尔1963年去世之后,显然需要一位强有力的人物来继续其辉煌的传统。此人便是索尔蒂爵士。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巴托克的学生,曾任几个大歌剧院的指挥并于1954年客席指挥过芝加哥交响乐团。1969年,在给这支德国传统浓重的乐团带来了法国式的优雅和赏心悦目色彩的马尔蒂农之后,索尔蒂被任命为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他的指挥强调清晰、戏剧性的强度张力和演奏的精湛。他沿着雷纳尔为其铺平的道路把乐团带上巅峰。
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奏久享盛名。对音乐史上浩如烟海的曲目的娴熟使许多排练只集中于个别难度大的部分。这支乐团掌握极为复杂艰深的新作品的速度令人吃惊。一些甚至作曲家本人也担心“不可能演奏”的新作品在乐团手中变得易如儿戏。至于总体演奏效果,人们形容之为“精雕细琢、珠钻镶嵌的一顶灿烂王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