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比阔气抖威风 严重脱离群众吉林省狠刹违纪购车歪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10
第1版(要闻)
专栏:

  比阔气抖威风 严重脱离群众
吉林省狠刹违纪购车歪风
编者按:吉林省在反腐败斗争中,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购买小汽车问题,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进行专项治理,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群众的好评。这件事抓得好。
目前,有些地方连发工资都有困难,而那里的领导机关却不顾国家政策规定,纷纷购买小汽车,穷摆阔气,小汽车档次越来越高,群众对此强烈不满。中央把查处违纪购买小轿车,作为反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得民心。吉林省的做法证明,反腐败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领导是不是真抓。只要领导重视,决心大,措施得力,就能抓出成效;纠正不正之风,要抓住重点,一个阶段能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就能见到效果。
吉林省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本报讯 吉林省把违纪购买小汽车作为反腐败的专项治理重点,采取得力措施,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认真清查处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省共查出违纪购买的小汽车1630台,收缴罚款和变价款1445.8万元。群众反映,省里这次查处动了真格,这股购买小汽车的攀比风早就该刹了。
近年来,吉林省一些机关和单位不顾国家政策规定,争相攀比购买小汽车。仅1993年上半年,全省就购置各类小汽车4314台,支出金额近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5%和一倍多,相当于往年全省财政收入的1/10。这种攀比购车现象,既花费大量国有资金,又败坏了党风,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针对这种现象,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违纪购买小汽车问题作为反腐败纠正不正之风的重点之一,下决心清查到底。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定清查方案,确定清查重点。对于未经批准购买的小汽车,以馈赠或抵债名义套购的小汽车,拖欠税款的企业、亏损企业和拖欠职工工资单位购买的小汽车,进行重点清理。省政府下发文件,明确了清理范围、时间、地点、政策界限和纪律。同时,发动群众举报违纪购车行为;省控办等部门发出通告,敦促违纪购车单位主动报告违纪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清查期间共接到群众举报电话、信件80多次(封),接待群众来访30多人。
按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级纪检监察和工商、审计部门对问题较大、情节严重的违纪问题立案检查,重点突破。为使工作落到实处,省清理小汽车专项治理办公室先后派出5个检查组,对9个市、州和省直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把全省42380份专控小汽车档案查阅了一遍,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级交通征费和保险部门进行检查核实。
经过审查核实,确属严重违纪购买的188台小汽车,由省、市、县三级予以没收作价处理。此外,对全省粮食系统违纪购买的124台小汽车,除省没收处理6台高档车外,其余118台中低档车予以罚款处理,目前已收缴入库82.6万元,全部罚款将上交财政,抵顶粮食亏损。省政府专项治理办公室还派出10个检查组,对省直和各市、州清理违纪购买小汽车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确保不走过场。
在此基础上,省里还采取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办法,由省政府对社会集团配备小汽车制定了具体标准,以省政府文件下发执行,从制度上堵塞了小汽车管理中的漏洞,使社会集团购买小汽车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进一步巩固反腐败工作的成果。(钟纪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