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上海市锦江(集团)公司发展纪实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10
第2版(经济)
专栏: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上海市锦江(集团)公司发展纪实之二
本报记者郭伟成萧关根
一位住在新锦江大酒店的日本客人,曾在半夜一点悄悄地走出客房观察服务员的工作状况,发现服务员精神抖擞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由大为感动,钦佩地说:“这种敬业精神不是靠金钱能够买来的。从这个服务员身上,我获得了对中国人的第一印象。”
这也许是偶然发现的例子。但是,这位日本客人从一位服务员的敬业精神看中国人的形象,这一点是与锦江集团着力塑造“锦江人”的初衷是相吻合的。锦江集团很早就提出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口号,教育员工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外国人面前代表中国人,在外地人面前代表上海人,在上海人面前代表锦江人。”的确,锦江集团的崛起离不开锦江人,锦江集团发展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饭店管理集团,是因为拥有一支值得骄傲的干部队伍、好的党员队伍和过硬的员工队伍。
集团领导为培养队伍倾注了大量心血,先后选派业务骨干到香港进行旅游管理的专业培训,选派党务和业务干部参加培训和考察。这些同志中的大多数人已成为集团和各单位经营管理骨干。对于各级干部的理论学习也抓得很紧。坚持一年突出一个重点,一年读一本书,两个月一次理论辅导,三个月一次形势报告。坚持不懈地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了干部的思想。使大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带领群众出色地完成了集团提出的各项任务。集团还成立了党校,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团结群众迎挑战,振兴上海作表率”的主题活动。1990年起,每年都认真进行一次党员评议,收到了实效。广大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
从1990年起,集团开展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全员轮训,共有8700多人接受训练。1993年《锦江集团饭店管理模式》正式出版后,又组织4000名员工进行严格培训,考核上岗,把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训练结合起来。集团直属企业的员工接受培训,受托管理饭店的职工也不例外。1992年春,集团受托管理昆明锦华大酒店,第一项任务就是抓职工培训,投资30万元,把关键部位的员工送到上海、北京的大饭店学习,提高昆明当地员工的管理水平。23岁的女大学生田征,招聘到酒店工作不到一年,就当上了大厅副理。现在,锦华大酒店的领导班子的副职,部门的主要领导和支部书记以及所有岗位的领班,都是昆明的员工。
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式多样的全员培训,提高了锦江集团干部和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涌现出一大批带有行业特点的先进人物。
1991年11月的一天傍晚,振华汽车服务公司出租车司机何克艰出车途中,看到路灯下一男子抱着一个满脸是血的孩子在路边拦车,何克艰急忙停车。原来是孩子在外公家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头部动脉血管破裂,昏迷不醒。小何征得车上客人同意后,先将父子俩送到华山医院,再把客人送到宾馆。何克艰心中还挂念着那个孩子,担心孩子的父亲匆忙中身边没有带钱,于是又调头直奔医院,果然看到那男子正为没有钱办治疗手续而发急。何克艰掏出400元钱对他说:“你先拿去用吧,救命要紧”。说完就走了。
这一年何克艰5次救死扶伤。经他送医院的还有因车祸受重伤的行人,有中暑昏倒的老太太,有突然发病的小姑娘。他的事迹受到市精神文明活动委员会的表彰。
友谊汽车服务公司的陆金发被群众誉为“贴心司机”,他领导的汽车班被评为“上海市红旗班组”。一次,陆金发送一位外宾到一家饭店,正逢下大雨,外宾下车时迟疑了一下。这一情景被细心的陆金发看到了。从此,他的车上多了一把伞,遇雨天就为客人撑伞。后来,他又随车带了塑料袋、清凉油、交通图、列车时刻表等便民用品。在他的倡导下,陆金发班组的每辆车上都增加了这些服务项目。现在,友谊汽车服务公司的1000多辆出租车都备有一把伞。有一次,陆金发班组的马信仁驾车送一位台胞去宋庆龄墓瞻仰。客人下车时正下大雨,小马急忙拿出伞撑着陪他,直到瞻仰结束,台胞临别时拉着小马的手说,我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从来没有碰到过出租车司机为乘客打伞的。
静安宾馆西二楼厨师长徐焕昌高薪招聘不动心的事迹十分感人。老徐是位经验丰富、善于创新的特级厨师,为“吃在静宾”的声誉作出过重要贡献。前几年,曾有两个国家的老板邀他去他们国家掌勺,并许以高薪,徐焕昌都谢绝了。毗邻的一家豪华宾馆要开张,一位中方雇员先以月薪3000元请他当厨师长,徐焕昌说:“我不去。”外方经理以为他嫌钱少,提出再加2000元。老徐还是说:“谢谢,我哪里都不去。我要以静宾为家,为办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争一口气。”
在锦江集团,涌现出了一大批像何克艰、陆金发、徐焕昌这样的先进人物。他们的特点是热爱锦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说明了锦江集团是有很强的凝聚力的。
1987年,锦江集团受托管理北京昆仑饭店。集团在10天内调集了从总经理、党委书记到各部门经理的人选60多人,经过短期培训后,就开赴北京走马上任。1990年,集团又接受国家旅游局的委托,管理北京国际饭店时,仅用三天时间,就迅速配齐了全套管理班子。两年后,又有一支队伍开赴春城昆明,管理了锦华大酒店。这些事实说明,锦江集团是有雄厚的人才实力的;受托管理以后的事实又证明,锦江集团的管理干部是有水平的。从锦江人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的形象。
锦江集团培养和使用干部打破了部门和地域的界限,实行双向交流。不仅是由上海向外地派出管理干部,同时吸收和提拔外地的有才干的人才。这种交流对集团事业的发展,新生力量的成长都起很大作用。
在管理北京昆仑饭店的一段时间里,集团领导通过仔细考察分析,发现北京青年、饭店副总经理侣海岩是个好苗子,决心予以重用。这时,正值上海新锦江大酒店要开业。这是集团直属的一家最现代化的酒店。集团领导果断地将侣海岩调到上海任新锦江总经理,给青年人压重担。一方面严格要求,一方面放手让他去干。这种不分亲疏、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胆略和气魄,给了侣海岩勇气和信心,他最终胜任了。集团领导又把侣海岩作为集团的干部派回北京,任昆仑饭店总经理,同时任命为锦江集团副总裁,代表集团全权负责协调北京几家宾馆的管理工作。
侣海岩作为北京昆仑饭店的总经理,把锦江集团的管理经验和工作作风,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他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放手使用。在生活上,对职工做到“深疼厚爱”。不久,这家原来海外老板管不好的大饭店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成了五星级饭店。
对于集团,侣海岩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每季度的报告和年度报告,他总是最先报到集团。锦江集团总裁钱学中评价说,侣海岩的报告简明扼要,切中要害。对此,集团领导是满意的。用了一个侣海岩,不仅在全国旅游界传为佳话,也在集团内部树立了一个榜样,更加增强了锦江集团作为一个紧密型大型企业集团的凝聚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