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一个为春节出的新话题——给孩子们留些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8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个为春节出的新话题——
给孩子们留些什么?
何刚
编者的话
在千家万户迎接狗年春节的欢乐气氛中,我们刊出读者何刚同志这封来信,是想给大家在亲朋相聚时增添一个新的话题。
事情是这样的:1月28日,本报第9版发表了一篇记者卢小飞、刘亮明写的《黄金时代缺少了什么》。文章的由头是不少读者已经比较熟悉的故事:1992年,中日两国少年在内蒙古草原参加探险夏令营,两国的孩子都活泼可爱,“行军”活动中相比较,各有长短,但国人对中国孩子存在的不够吃苦,缺乏环境意识和生存意识的问题,颇为注意。文章分析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更发人猛省的问题:我们怎样给下一代一副可以搏击新世纪滚滚风云的坚实臂膀?因此,文章登出以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何刚只是其中之一。
我们希望,广大家长在给自己心爱的孩子换新衣服、塞压岁钱的同时,也抽空读读何刚的这封来信,联想一些事情。如果有兴趣的话,也不妨写一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寄给我们。春节以后,我们准备在报纸上开展一场讨论或笔谈。当然,规模多大,要视来稿情况而定。
  读了《黄金时代缺少了什么》,感触颇深,随手写下一点文字。如果趁春节搞那么一次讨论,我这篇就算是先交的一份讨论卷吧。个人之见难免偏颇,但热情是真的。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们一些什么东西?这早就是个人们谈得不想谈的问题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更非每个家庭会做。
父母应该给孩子们一些东西,要么是有保障的物质基础,要么是可以致用的精神哲学,而又尤以后者为重。假如一个家庭不能给予这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那无论情多深、爱多浓,都是空的。
因为,对于孩子们而言,从父母那里无所取,就只剩下一条路了:闯,自强不息地去做。其结果不外乎成功或失败;而从几率上看,因此而流于平庸和碰得头破血流者又居多。
由此一点而知:一个好的家庭,对于下一代的成长是多么至关紧要!
由此也可知:逆境出英雄,这句话有太多的片面性。因为逆境出了光可灿天的英雄,于是有人提出此说;而同时,又有多少逆境造成了本可成材者的失落和平庸呢?这里面有个几率的问题,是逆境成材者多还是逆境不成材者多?大约是后者多吧。
而且,逆境多是被迫和不得已而形成的,诚如兵书上“置于死地而后生”,但更多的是置于死地而无法生和等死的例子。如果因为相信“逆境出英雄”而去创造“逆境”,那是东施效颦般蠢笨。
我以为:所谓“逆境造英雄”,是对于那些不幸身处逆境者的鼓励和鞭策。其实,仅就“逆境”这一词的内涵所指,也有几种情况:是家道中落,还是生而贫败?是衣食无着,还是无情少爱?按一般的理解,多指钱财上的空空贫乏。其实,这种“逆境”逆在物质少;而细究那些“逆境”里出来的英雄,多半在败家之中有强大的,连一些殷实之家也不及的精神和情感因素作支持。这种逆境,物穷精神富,严格说来,是一种幸运的家庭,因为其中最主要的东西是充实的而非贫乏的精神。
再一点,对于那些金玉满堂的物质丰盈之家,是否也可说有“逆境”,恐怕赞同者不多。那些仅富在物质而精神情感上不健全的家庭是不是也可称作“逆境”呢?其实,这种家庭更可怕!
父母们如果只知道从物质上丰裕家庭,让孩子衣食无愁;孩子呢,也习惯于宝马轻裘的盛世生活,那他们恰恰忽视了最主要的精神情爱,这种“营养不良”的家庭,会真的出“英雄”?我实在是没有信心!
由此看来,家庭给予孩子的应该是什么?这个久已讨论的问题回答起来却很简单:好的思考方式和做人处世之道。
其实,人在物质上受种种限制,贫富自古不均,但人的思想却是自由的,这是人真正可以从古至今拥有的东西,也是父母唯一可以留给子女的永恒财富。
在经济飞速发展,小康之家日渐多起来的今天,人们千万不要忽视了“精神财产”的积累和继承。钱可以赚到,钢琴、音响、汽车、房子可以买到,但思想、精神和情感,却是买不来、夺不走的。
我在想,孩子们的未来有一半是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所给予的,父母以孩子为希望,社会以少年为未来,他们要去创造的,是我们之后的世界,有什么物质财富是他们不可以自己去创造和拥有的呢?这世界变化快。千年前的祖先留下的那么多东西,今天能用的已经不多了;但精神和智慧却是永恒的!由此而观,父母乃至我们,又该给孩子们留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大家都该好好想一想了!
是一堆钱财?满室金银?还是别的什么看不见、却实实在在、可以长久拥有而有用的东西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