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13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天下谁人不识君
晨星
最近,上海市科协对1000名18岁以上的成年市民进行了择业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分布于上海市十区一县44个居委会两个乡。调查的结果大出人们所料:选择教师职业的排在第4位,即科研工作、医生、律师之后,记者、经理、会计师、党政机关干部、艺术家和体育明星之前。
这是个仅以1000人为对象的抽样调查,自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这毕竟是个有一定代表性的调查结果,人们起码可以从中窥探出一种趋向。正因为如此,这个调查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值得重视。
上海是我国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地区,上海人向以精明著称。上海在中国改革的大潮中“位居龙头”,上海人的职业选择,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在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天高地阔,无处不可大显身手。只要可以胜任,人们愿意选择工作条件优越、物质待遇优厚、个人兴趣可以得到满足、个人才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人际关系比较协调的岗位。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担心没有多少人愿干教师这一行。因为,目前教师的待遇在社会各阶层中不算高,还不断地传来一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的消息和种种不尽如人意的事。
然而,精明的上海人,却钟爱教师职业。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社会现象。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教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这一职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和竞争力。人们从各方面考察、思考、比较,认识到了教师这个职业所蕴含的潜力和光点,把寻觅的目光投向了教师这一行。
唐人有诗云:“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传道、授业、解惑”者,永远是受人尊敬的。可以大胆地预料,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教师法》的落实,有关政策的配套,教师这个职业,将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上海的抽样调查,是令人鼓舞的,这是春的信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