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网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13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网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吴基传
一、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网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经济信息的加工、处理、传递与交流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大力发展各种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把企业推向市场。市场要依据适时、可靠的信息进行运作,企业要依靠灵通准确的信息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所谓搞活市场,就是要搞活物流、财流、人流,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而搞活物流、财流、人流有赖于快速、高效的信息流。信息的畅通可以大大提高人、财、物流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必须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为此,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全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准确信息,如果对市场运行状况“鼻子不通、耳目不灵”,依据片面的、过时的甚至错误的信息进行宏观调控,经济运行难免要出问题。可以说,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要靠健全的法制,二要靠灵通的经济信息网。
现代电子学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为建立经济信息通信网,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推动力。通信与计算机的结合,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拓宽了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并产生了远程数据处理、在线数据库检索、电子数据交换、电子信箱、可视图文等等一系列现代通信与信息服务方式。这种技术进步为社会各行业,特别是工商企业提供了一个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改革生产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为通信业开辟了一个富有生机的市场。电信的业务范围已从原来的电话、电报等以人际通信为主要特征的基本电信服务,扩展到包括人机通信和计算机通信在内的高级电信服务。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我国政府提出了建立国家经济信息网的任务。这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决策。我国的经济信息网由信息资源网和信息通信网组成。信息资源网是指各相关经济信息提供部门和使用部门建立的各种信息库和信息应用系统,信息通信网是在国家公用电信网基础上通过开发网路通信平台使各种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实现联网运行。今后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要求,还将陆续开发各种信息应用系统。建立国家经济信息网任务的提出和实施,必将大大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我国国家公用电信网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为建立经济信息通信网奠定了网路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电信建设加快了步伐。邮电通信能力的增长速度从1985年开始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至今一直保持着加速增长的势头。进入“八五”以来,电信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1991、1992两年净增局用交换机683万门,长途电路12.18万条,业务量分别增长40.4%和49.5%。
随着“八五”规划中22条光缆干线、20条数字微波干线和20个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建成,今明两年我国将初步建成联通全国省会以上城市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九五”期间将继续扩大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基本建成以光纤为骨干的全国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
在光纤数字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1993年9月,又完成了全国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CHINAPAC)的第一期扩容工程。该网现已覆盖包括所有省会以上城市的267个城市,拥有2万个端口,每个端口速率可达64千比特/秒。节点机间的中继电路根据业务量调用,现已安排了100多条。目前该网已与第一批18个国内信息系统集团用户签约,开始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并已与世界20个国家的37个分组交换网实现国际互联。
通达21个省、市的全国高速数字数据骨干网(DDN)第一期工程,将于今年7月投入运行。该网主要用于为各种信息系统提供不同速率的永久或半永久专线数字电路。第一期工程具有2兆比特/秒高速电路776条,其他速率电路2600条。此外,我国移动通信也发展很快,在东部、南部沿海和部分中部省份,蜂窝式移动电话网已覆盖所有市县。现有移动电话用户70万户,并正在实现全国联网。我国现有无线寻呼用户700万左右,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寻呼机最多的国家之一。经过十多年投资建设,国家公用电信网无论在规模容量上,还是在技术层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国家调整产业政策的重大成果,它不仅使我国电话、电报、传真等基本信息传递的紧张局面开始得到缓解,也为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网奠定了基础。
  三、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网,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实行通信、电子计算机与信息应用三方面的结合。
建立国家经济信息网是一个涉及到各行各业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要使用包括高速传输、宽带交换、网路管理和传输监控等几乎所有的现代通信技术,并在现有国家通信网的基础上组建;它要使用大量的现代电子工业产品和计算机及其软件技术;它要对信息系统的应用环境和业务要求有深入的了解;它还要求有高度统一的通信规程、技术规范和信息格式。因此,只有通过通信部门、电子工业部门和信息系统应用部门的密切合作才能搞好。一方面,要适当分工,尽量利用好已有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避免重复建设。另一方面,要把有关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协同攻关,尽快把国家经济信息网建设起来。
邮电通信部门肩负着建设国家通信网路基础设施,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通信服务的职责,必须急国家之所急,与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快国家经济信息通信网的建设。当前我国普及基本电话服务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对经济信息通信的需求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日益迫切,这对邮电通信部门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为此,要从市场需要出发,在继续努力普及电话服务的同时,大力加强数据通信和面向大用户信息系统的通信服务工作。要全面考虑建立国家经济信息通信网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信息通信的要求,制订好通信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以光缆为主体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的建设,加快公众电话网、公用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建设,为“金桥”、“金关”、“金卡”和其它各种信息处理系统的建立提供高效的信息大通道和可靠的通信平台。
(作者为邮电部部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