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愚型消费令人愁喜事简办才是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8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愚型消费令人愁喜事简办才是喜
男女结婚,乃人生一大喜事。然而,时下农村愈演愈烈的结婚愚型消费,却使一些男青年特别是他们的父母高兴不起来。有些男青年的父母慨叹:“养个儿子喜煞,娶个媳妇累煞,拉下饥荒愁煞,发家致富难煞!”
    无“礼”婚难成
在某些农村,彩礼可以称得上是婚姻关系的“纽带”,有少数已到了无“礼”难成婚的程度。前些年,女方索要彩礼还只是“4大件”、“36条腿”(指家具),现在有的地方则大大提高了。“自行车要四五百块的,手表要带日历的,钟要会说话的,电视机要彩色的,家具要组合的”。虽然这些消费在富裕地区很平常,但在贫困地区却让男方叫苦不迭。据调查,农村喜“婚”忧“礼”的约占37%,一般为中等收入的农户,他们需倾多年积蓄才能将媳妇娶进家门,花费一般在3000至5000元之间;忧“婚”愁“礼”的约占50%,这些农户在财力上往往是捉襟见肘,为备彩礼只得求亲告友,东借西凑,一般花费3000元左右;有5%的人家则根本没钱娶媳妇,他们家的男青年往往因备不够彩礼而使婚事告吹。
    娶亲过“六关”
在我们这里,娶媳妇必须连过“六关”。
买衣服关。定亲那天,男方必须给女方买几身衣服。本来,购买定情物,男方量力而行花点钱也没什么,难就难在,一是女方要东西过多,二是男女双方的七姑八姨都来“捧场”,最后男方还要每人送一个提包,内装鞋袜、烟糖和20元的喜钱。
看家关。姑娘看婆家,男方需摆上几桌酒席,招待姑娘及其亲属,推杯换盏之后,姑娘腼腆地叫声“爹”、“妈”,未来的公婆喜滋滋地答应后,便要掏出见面礼,少的不低于690元,多的达1699元,以示“久久”长远。另外,未来公婆还要备些衣料、糖果等礼品给姑娘及姑娘的亲属。
订婚关。一般是先买东西再订婚,买的东西不充足不订婚。光是买“喜盆”,就要花上1000多元。
人情关。一般来说,定婚后,男方一年要给女方换几身衣服,逢年过节,还要备足厚礼去孝敬女方父母。此外,女方家的红白喜事、盖房子等,男方都要去尽义务。
家具关。男方先将女方索要的家具送到姑娘家,然后才商量结婚事宜。
新房关。从定婚到成婚,房子是重要条件,如今讲究正房前出厦、带双耳,厨房、门楼样样有。屈指算来,一幢新房至少要花掉1万元。
    喜过悲生
闯过“六关”之后,男方需调集大批人马举办婚礼。汽车拉嫁妆,轿车坐新娘,喜宴的档次不可低了,贺喜的规模不能小了。热闹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与喜庆色彩极不协调的镜头:
镜头一:某村高某操持完三儿子婚事,欠债3000多元。1个月后,让3个儿子分摊债务,三兄弟竟手足相残。
镜头二:张某因婚事大操大办欠了一屁股债,小两口日子过得挺紧巴,时常发生口角,后来发展到打闹和对簿公堂离了婚。
愚型消费给美好的婚姻套上了沉重的经济枷锁,使喜事喜不起来,实在可悲。建议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摒弃民俗民风中的陈规陋习,喜事喜办、简办。
        山东莒南县委宣传部王玉志李克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