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云南对青少年坚持“三个主义”教育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增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17
第4版(要闻)
专栏:

  云南对青少年坚持“三个主义”教育
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增强
本报讯记者李春雷报道:近两年来,云南省思想、教育战线的工作者,坚持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收到很好效果。
坚持经常性地组织青少年参加有意义的大型活动,是云南省“三个主义”教育的一个特色。1991年暑假,他们联合发起了大中学生“重走红军长征路”活动,3000多名大中学生组成69个分队,分段走完了当年红军长征两次经过云南的近8000公里主线全程。这次活动在全省大中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以此为契机,云南省在昆明地区建起了“十二个点、一条线”的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基地,其中包括云南陆军讲武堂、郑和纪念馆、聂耳墓及生平陈列室、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红军长征主要遗址,以及改革开放中的先进厂矿和乡镇。据统计,自1992年4月建成至去年底,各教育点共接待观众130万人次,其中80%以上是在校学生。1992年,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组织近百万中小学师生参加省情知识竞赛;1993年,两次组织青少年踊跃参加中宣部、团中央等举办的“中国近代史知识竞赛”、“中学生近现代史和国情知识竞赛”,参加答卷人数分别达20万和9万。
在组织、参与大型活动的同时,云南省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注重结合实际,把“三个主义”教育落在实处。各学校根据青少年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特点,在校内外开展多项青年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爱国主义电影周、爱国歌曲比赛等系列活动。
形式多样的“三个主义”教育在青少年中收到显著效果。近几年,学生争做好事蔚然成风,学校纪律明显好转,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云南农大一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目睹了农村的变化,又深感不少地方缺少科技人才,她决心在科技兴农的事业中确定自己的人生位置。昆明市十中一边抓智育,一边从“三个主义”教育入手,按年级、分层次建立长期的“两史一情”教育基地。学校开辟了校史展览馆,用早期中共地下党以及进步民主人士朱自清、闻一多、李公朴在学校活动的事迹教育学生。如今,昆明十中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闻名全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