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共青梦——记河南省临颍县团委书记刘颖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8
第10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座

  共青梦
——记河南省临颍县团委书记刘颖峰
张中林彭友东
刘颖峰做过很多梦。
小时候,他做着晶莹洁净玻璃器皿间,色彩斑斓、变化无穷的化学梦。
从许昌师专毕业后,他又做起了科普梦,想成为一位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传播科技知识的科普作家。
然而,县委组织部一张调令,他成了一名团干部。
于是,他做起了一长串的共青梦。所不同的是,他把这些梦,一个一个变成了现实。
梦之一:搞活基层
初入共青门,刘颖峰曾激动得夜不成眠。在他的想象中,团的工作是花儿飘香春江放舟,每天不就是扯旗蹦跳打鼓吹号。
然而,当他认认真真地读了《团章》,了解了基层团组织的松散瘫痪情况,听到青年求知求富的呼声,他才意识到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才体会到青年工作的艰巨和神圣。
刘颖峰迈出了机关大门。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陪他走向农村、工厂、学校,走向团员青年。
1990年5月,他成了临颍团县委的负责人。他开始逐步实现他的共青梦。
刘颖峰首先瞄准了基层团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搞活是最好的整顿,服务是最快的搞活”的思路。在为基层团组织服务上下功夫。
一年下来,全县基层组织状况明显改观,团的工作弄得有棱有角,有声有色。
刘颖峰又做起新的梦。
    梦之二:挖掉穷根
经费是制约共青团发展的一大因素。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没钱,工作更是难以开展。
刘颖峰决心搞一搞共青经济。要挖掉共青团的穷根。
1992年5月,在临颍,团县委历史上第一个公司诞生了。刘颖峰在宽大的木板上写下“颍青实业开发公司”。刘颖峰和同事们四处奔走,募财招兵,添置设备,装修门面,他的家成了装修部和供应处。在公司的牌子下,临颍第一个卡拉OK舞厅建起来了。
5月12日,一阵阵萨克斯管的悠扬和旋转灯的彩光在临颍县城飘荡。人们拘谨羞涩地走来,有些迟疑,迎接他们的是分站在舞厅门外两旁的刘颖峰和同事们热情的欢迎、真诚的鼓励。
仅一个舞厅是不够的。“寄卖商行”又建起来,热热闹闹地开了张。
临颍人又一次睁大眼睛。他们一拨一拨地走来,记住了商行的业务,也记住了团县委。
    梦之三:办成大事
京广公路在临颍县城擦身而过,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一个宽1.8米,高14米的大牌子。上印行书大字:雅士达艺术有限公司。这是1992年8月,刘颖峰募才招贤办起来的。在筹建过程中,刘颖峰曾一个星期没有回过近在咫尺的家。妻子嗔怪地说他丢了,公司职员则说他“疯”了。
建了“庙”,还得有“香火”。刘颖峰下郑州,跑洛阳,游说漯河、许昌、周口,凭满腔的热情和诚恳,居然感动了不少精明的“生意人”。他们起初是小心翼翼地同雅士达打交道,几个回合下来,感到共青团的公司也能成大事,很多人便成了雅士达的固定客户。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基本上从零起步的雅士达艺术有限公司,已拥有了几万元固定资产,营销额30多万元。
如今,临颍团县委创办实业的档案上已有颍青工贸发展总公司、雅士达艺术有限公司、金利达实业有限公司、青少年服务中心、雅泰安门窗制品总厂五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团办实体。从业人员110多人,固定资产20余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