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有志青年当自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8
第10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春絮语

  有志青年当自立
建达
在丹麦王国访问期间,我认识了丹麦外交部派来的实习陪同尤吉姆·弗洛斯格。小伙子20来岁,高高大大,挺帅。听人说,他的父亲极富有,家里汽车、游艇、别墅一应俱有。
一天,我们访问丹麦的丹迪口香糖厂。一进门,只见大厅窗明几净,水磨石地面光滑如镜。没想到我们的这位实习陪同却突然冒出一句话:“这地面与我那时候相比差远了!”
“你在这儿擦过地?”我好奇地问。
“擦过!”他自豪地回答。“大学毕业,我就到这里来打工,专管擦地,干了一年多。”
事后听说,像弗洛斯格这样的富家子弟自食其力、打工谋生,在丹麦绝不是个别的。丹麦年轻人崇尚自立,不愿依赖父母。谁若靠父母的地位或财富为自己铺路搭桥,谁就会被社会看不起,被人认为无能。
在我国,也有一大批自立自强的年轻人。周恩来的侄女就是一例。当初,她主动要求到民族地区内蒙古工作,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内蒙古大学。由于成绩出色,她被评选为首届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相比之下,我们有些年轻人应该为之汗颜。有的人,把父母的“官”职当作王牌,边远的地方不肯去,艰苦的工作不愿干,深奥的知识不想学,仿佛自己天生就要去当指挥者。有的人视父母的财产为摇钱树,吃喝玩乐,虚度年华,没有半点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这些年轻人的通病,就是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系在父母的身上,一步也离不开父母的光环,而他们自己,倒成了人生旅途上可有可无、可轻可重的过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也应当留一串扎扎实实的脚印。这就要求每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抓住机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提高,不断地锻炼加强。周恩来的侄女和我的那位丹麦朋友,正是这样的聪明人。他们不拒绝每一次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会,重视自己的每一次奋斗和创造,尽快丰富和完善自我,以适应自己面临的那个社会。事实证明,不靠父母靠自己、自立自强闯世界的人,十有八九能取得成功,为社会和人民作出应有贡献。
话说回来,不靠父母靠自己,并非不听长辈的忠告和经验之谈。长辈的教诲,往往是年轻人前进的方向盘和指南针。这同依仗父母权势财富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两者不可混淆。有志青年当自立。这句话,只要你仔细品尝,一定会有收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