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给土地上好“户口”——访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马克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21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耕地实际面积比过去统计数字多1/3。
●建立土地登记制度,明确土地归谁所有。
●评估土地资产价值,防止国有地产流失。
  给土地上好“户口”
——访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马克伟
本报记者蒋亚平
记者:给人上“户口”,大家熟悉。给土地上“户口”,听起来却有点新鲜,二者是否能有一比?
马克伟:二者是很类似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或读书或工作,或久居或迁移,姓甚名谁……将这一切弄个清楚明白,登记在册,及时变更,是给人上“户口”。地,有草有林,有沃有瘠,或盖楼或建厂,或种粮或养鱼,属谁所有、使用……将这一切弄个清楚明白,登记在册,及时变更,是给土地上“户口”。二者都是对一个成熟社会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工程。
记者: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给土地上“户口”的工作,已经进行了10年,现在应当已经有了相当进展。
马克伟:给土地上“户口”,用专业术语讲,叫“地籍管理”。这一工作内容很丰富,其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土地调查。我国是从1984年开始系统、全面展开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投资十几亿元,参加人员近百万,目前已进入尾声,估计在今年上半年就能够初步把数据资料汇总。这是我国当代进行的最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之一,就其调查的内容和精度讲,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
记者:土地调查,就是摸清我国土地的“家底”。有关调查结果,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决策和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吧?
马克伟:这是肯定的。比如耕地面积。长期来,我们一直沿用的统计数字是14.9亿亩,而遥感调查数据是20多亿亩。究竟是多少呢?现在,有关土地详查的结果表明,实际数比以前的统计数字要多出约1/3。这个数字非常重要。尽管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改变了“人多地少”的国情,但是却意味着我们以前依据14.9亿亩耕地数字作出的有关土地利用、城镇建设以及其他有关的一些规划、计划,必须作重大修正。耕地面积数据的变化,还意味着我国目前统计上表现的农作物单产水平实际上没那么高,我国农作物总产量尚有相当潜力。这个判断,对我国制订相关经济政策、确定国情国力,都相当重要。地籍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从目前汇总的情况看,林地、草地等实际面积都与目前的统计有较大差异。这些将在汇总完成后,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向社会发布。
记者:总的感觉,以前给土地上“户口”的工作,偏重于弄清家底,偏重于资源管理。最近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地籍管理工作会议上,重点在向土地资产管理上倾斜。
马克伟:土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里,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是最稀缺的资源,又是最大的一笔资产。因此,地籍管理应当注意这两方面。目前,我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关于财产、资产的各种问题都空前的凸现出来。所以,我们说要加强地籍管理,给土地上“户口”,不仅仅是要补摸清“家底”这个老祖宗们没上好的课,也要补“管好家产”这个课,这更是一个崭新、复杂的问题。
记者:这其实也应该是地籍工作的题中之义。给土地上好“户口”,除了土地调查,还有土地登记、土地估价,包括对这一切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等工作。这些,涉及对土地这个在我国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权属、价值变更等各方面。作为生产要素,土地目前在我国已经进入市场。地籍管理应当在里面怎样发挥作用?
马克伟:这个作用在近两年越来越明显,大的背景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以市场为趋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比如土地登记,就应该作为科学管理我国土地市场的关键环节来抓。前一段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混乱,对本属于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大量流失,对种种偷税、投机行为议论颇多,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和健全土地登记制度。如果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知道土地归谁所有,出让给谁,又转让给何人,中间的交易方式和价格是多少,市场管理就将是另外一种局面。同样,搞好土地价格评估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同土地登记结合起来,对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抑制土地投机起到重大作用。
记者:土地估价似乎在我国目前转换企业机制、实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有着特殊作用。
马克伟:这也是近一两年提出的课题。当前,地籍工作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界定土地资产的产权,科学评估土地资产的价值,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去年,我们组织对9个大型股份上市企业的土地资产进行了科学评估,评估价值总额达百亿元。如果不进行这样的评估,相当的国有土地资产很有可能流失掉。这方面的工作量很大,目前我国正准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深化企业改革,只要涉及公司化、股份制改造,都回避不了土地资产问题。在这一工作中,既要注意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又要让土地这个要素真正面对市场,合理流动,科学配置,以免对有关改革产生不利影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