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河头组织余工纺织打磨 半年赚米十三万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8-16
第2版()
专栏:

  河头组织余工纺织打磨
 半年赚米十三万斤
【本报记者团十四日电】沙河四区河头村,于积极进行农业生产之外,并组织一切剩余劳力,从事副业生产,上半年副业成绩已相等于往常年麦秋两季收获总数二分之一强。该村有一百廿户,五百零七人,土地二千三百亩,平常年景,麦秋收成不过二十二万斤细粮。今年缺雨歉收,该村在县联社扶植下,将停滞十年的凿石合磨业恢复起来,并大力开展纺织,组织运输,半年来,副业赚米已达十三万三千余斤。现将各业具体成绩分别报导于下:一、妇女纺织,现有九个小组,纺妇一百五十七人,半年间织卖布二千斤,自穿布一千斤,赚小米二万七千斤,麦子九千四百六十斤。半年增加纺车二十六辆,达到每个纺妇一纺车,织布机由三十架增至四十二架,刻下该村正寻觅匠人,筹划木料,准备把所有的纺车都改为加速轮车。一、开山合磨业是沙河县三大宝之一,河头产磨,但在日寇统治时代,磨业横遭摧残,贫苦农民把这座宝山叫做“饥饿山”,一直停顿了十来年,今年该村翻身农民合作社,组织三十二个人,恢复了磨业,已出磨三百六十八盘,除去一切费用,净赚小米五万五千五百五十斤。工人除吃外,又赚工资米二万零一百六十七斤。民主政府废除了官税,翻身农民尽心致力于山石建设,半年间增添了四百斤钢的工具,下半年还会有更大发展。三、运输业,围绕着磨业,组成有人畜各三十的运输队,半年净赚小米一万斤,够全村人半月食用,结合纺织与磨业的利润,半年内增加了二十头大牛。河头群众,准备大规模发展副业,但对农业生产,仍视为根本。上月二十八日雨后,所有白地都已下种,记者离开该村时,晚苗已锄过头遍,日寇统治时代荒芜了的三顷多地,已开垦了一半,种上七十亩荞麦。村长韩春兰,以十分喜悦的心情语记者:“看吧!这样劳动,五年后俺村牲口就都换成了骡子!” (林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