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银行家之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8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银行家之死
尹树广
1994年新年前夕,一桩凶杀案震惊了莫斯科。光天化日之下,俄罗斯农业银行行长尼·利哈乔夫竟在自家门前遭歹徒枪杀。当警察赶到现场时,行长早已气绝身亡。两颗子弹击中他的头部,杀手使用的是无声手枪。莫斯科人说,死者生前与人无怨无仇,他的死是俄罗斯犯罪团伙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而向司法机构抛出的宣战书。
震惊之余,人们又显得很平静。因为利哈乔夫已不是第一个被害的银行家了。《莫斯科新闻》在一篇文章中评论道,如果行长不是位“大人物”的话,那么这桩案子早就被人们忘到九霄云外了。逝者长已矣,可凶手至今还逍遥法外。
银行家之死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银行家、商人和经理业已成为俄罗斯犯罪分子追逐的最大的猎物(俄罗斯总检察院副总检察长语)。就在利哈乔夫死后的一个月内,又有12名商人惨遭杀害。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93年,就有至少几十位银行家和商人被黑手党杀害。案犯的作案工具可谓现代化,或使用装有消音器的冲锋枪,或使用只有在西方电影中才出现过的塑料炸弹。其实,银行家和商人的遭遇只是俄罗斯治安状况恶化的一个缩影。据比较保守的估计,仅1993年的头10个月,俄罗斯就发生凶杀案2.4万起,平均每18分钟发生一起。
一位俄政府官员曾私下向西方记者透露,俄罗斯黑手党的犯罪手段变化多端。他们采用从雇佣杀手到编制计算机程序等方法,并已控制了俄的许多银行。这位官员的话准确与否,另当别论,但有关某某商人被杀,某某银行家的公子、小姐被“绑票”的报道近日屡见报端。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银行家和商人自然不甘坐以待毙,雇佣保镖是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所以大大小小、公家私人的保镖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据说生意颇为红火。不少前内务部官员和退伍军人可以在此谋到薪水不错的差事。说来让人难以置信,设在圣彼得堡的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大楼,竟由身穿黑色制服、配备机枪的警卫守卫。试想一想,来银行存、提款的客户的感觉一定是既放心,又担心吧。许多商人把原应用作投资的钱大量用于加强安全保卫上。据报道,一些银行用于这方面的费用竟高达收入的1/3。
打击犯罪活动已成为俄罗斯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去年底议会选举前的竞选战中,惩治犯罪活动已跃升为各党派争取选民的“王牌”之一。日里诺夫斯基的自民党在竞选纲领中,就有在半年内消灭5000个犯罪团伙的许诺。百姓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俄罗斯报刊分析指出,由于俄正在向私有化过渡,国内已开始出现商人和经理阶层。对犯罪团伙来说,这是进行敲诈勒索、谋财害命最有吸引力的目标。
犯罪活动的猖獗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还让那些希望在俄罗斯投资的外国大老板望而却步,把那些准备把大把美元、德国马克留在俄罗斯的外国旅游者吓跑,给刚刚诞生的市场经济萌芽蒙上阴影。
面对这种情况,俄罗斯政府已着手制定与犯罪作斗争的战略,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快速反应部队已经建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