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适应新形势积极调整对付新压力寻求突破中山乡镇企业依然虎虎有生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25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适应新形势积极调整对付新压力寻求突破
中山乡镇企业依然虎虎有生气
本报讯记者何加正报道:入夜,初放的华灯透过雨幕照进车窗,时不时见霓虹灯闪烁。三乡,这个昔日的农村小镇如今给予外来人的已完全是一种都市感觉。白天,沿着205国道向东眺望,过去的山坡荒地上,一座座巨大厂房里坐满了来自内地的年轻工人。
广东“四小虎”之一的中山市,曾以市办工业强大著称。如今,各乡镇各凭优势,乡镇企业发展已成为沿海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典型之一。去年,完成总产值14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31亿元,首次进入乡镇企业百亿元产出的行列。今年1、2月份,仅镇、村工业即实现产值17.11亿元。
和几年前相比,中山乡镇企业层次上的明显变化给人以深刻印象。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去年一年增加52家,总数达218家。其中超亿元的10家。一批市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崛起。三乡镇的美日显示系统工程公司开发的电脑彩色显示器,一次在国际上的订单即达40万台。张家边区,一座规模不大的工厂——粤中电子有限公司,去年完成产值2.5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目前,已有韩国、日本等国和台湾的工程师被企业聘为高级雇员。随着资源、劳动力价格等优势减弱,一些企业开始向内地寻求发展。以第三产业著称的长洲村(集团公司)在重庆合资建设了28层的新华大厦。中山反映着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水平。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乡镇企业正在经受着新的沉重压力。不同的发展路子产生的不同困难带来了人们不同的情绪。毗邻珠海紧邻澳门的坦洲镇因特区优势正向其转移而兴高采烈;张家边则因三资企业为主,资金、税制改革等未造成沉重压力而处之泰然;三乡因早期房地产得手,加之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而雄心勃勃。然而,自办企业为主的一些乡镇则被严重的资金问题困扰着,税收增加,亏损企业增多,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减弱。新情况和新的经济形势正给中山乡镇企业带来新的压力,因而,也迫使其不得不采取新的措施,以寻求新的突破。
一些地方退而提出了“三让”(让股权,让利,让市场)政策,以吸引外资,减轻资金压力。有些地方作出发展私营企业等政策调整,更多的则着眼于企业的升级换代。张家边的去小换大(企业)、去粗换精(产品)、去旧换新(设备)“三去三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企业的内部改革步伐普遍加快。各乡镇从不同情况出发,围绕产权等几乎都出台了一些有别于人的改革措施。为适应各项新的经济政策和宏观改革措施,各企业也在努力作新的调整。人们有理由相信,乡镇企业年年有困难年年发展,几年后,中山乡镇企业又会是另一种样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