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这也是运动队管理艺术——有感于八一军体大队走访队员家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9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这也是运动队管理艺术
——有感于八一军体大队走访队员家乡
本报记者刘小明
2月4日下午,八一军事体育大队的运动员们聚在队部礼堂,全神贯注地盯着两台大电视上播放的录像片,那是前不久大队派干部千里迢迢走访部队队员家乡带回的“礼物”。
望着画面上熟悉的一草一木,听着父母家乡人亲切的问候声,这些因备战国内外军体大赛无法回家探亲的队员们看得是那样仔细,不时发出会心的欢笑。
由于我国运动队管理体制的特点,加上国家地域广阔,逢年过节优秀运动员往往处于紧张的集训之中,难得回家与亲人团圆。但运动员也有常人一样的愿望,谁不想在温暖的家庭中同亲人一起过节,放松一下?
为了事业,为了祖国的荣誉,我们的运动员在享受亲情方面做出了牺牲。对此,运动队的管理者们怎么看?会不会有“反正当运动员就是长年在外奔波的命”、“在外边过年算什么困难”之类的想法。
八一军体大队的领导很懂得运动员的心,他们走访队员家乡这件事也许不是什么新创举,但他们既是家访,就不是一般的、例行公事的看望。首先,他们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访问队员家庭,带去的礼品钱物有限,却做到雪中送炭,并依靠地方政府帮助运动员家庭排忧解难。
其次,他们探访队员家庭的同时,还向当地政府领导汇报运动队情况,为优秀运动员所在地区送荣誉证书,感谢地方输送好苗子,给国家培养有用之才。体育事业是全社会的事业,通过这种走访,沟通感情和情况,不也是争取地方党政领导支持体育的一种好方法吗?
第三,探访小组扛着摄录像机,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形象的画面使运动员感到与家人尽管远隔千里,仿佛又近在咫尺。
“士为知己者死”。当前有些运动队奖金发得不少,仍然拢不住人心。新时期怎样调动运动员为祖国拚搏争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八一军体大队的作法对我们应当有启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