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温馨”职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26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温馨”职业
李祖斌邹江勇
留住美丽,请奶妈;为了事业,请奶妈;身体欠安,请奶妈;奶妈,解人之难,也留下了值得注意的“空子”
“打工族”汹涌如潮,其中女性队伍蔚为壮观,她们抱着孩子,哼着歌子,数着票子。如今又有分流,打工女性开发了一种“温馨”的职业——奶妈。有社会学家分析,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变革,生活方式的调整、职业角色的进一步强化,奶妈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现代家庭。
奶水干枯的王护士眼睛亮了……
江西妹子陈香,高大健壮,带着刚3个月的孩子在南京一家医院当洗衣工。陈香奶水充足,把宝宝喂得胖胖的。医院五官科王护士身体娇弱,生了娃娃后奶水总不足。深知人乳对孩子发育重要的王护士,心中十分着急。一日王护士偶尔碰见正因奶胀在挤奶的陈香,眼睛一亮,便与陈香商量代哺,每月付150元。陈香欣然应允。
在上海五角场居住的退休干部老陈,把多余的两间房租给了从四川来沪打工的辛丽。老陈一家心好人善,给辛丽不少关照。辛丽怀孕时,房东常把炖好的鸽子送给她吃。辛丽产后不久,老陈的儿媳也生了个胖小子。辛丽奶水足,胀得慌,可老陈的儿媳吃了不少催奶东西,就是没奶,而小家伙一喝牛奶就吐。辛丽主动帮着哺乳,小家伙长势喜人。一天老陈提着几大罐亨氏奶粉上门:“小辛,你现在打工带个孩子也不方便,干脆替我小孙子当奶妈,待遇好说,每月300元怎样?”
一阵诚心诚意推让,达成协议。
留住的不仅是少女的身材……
留住美丽,请个奶妈。有女士开玩笑说,研制一个生孩子的机器,妇女就真正解放了。
女士们时常感叹,生孩子前后大不一样,从身体到心理,都是一个大的转折,有一种衰老的感觉。身体发胖了,失去了往日的体形,再用心打扮也难尽如人意。奶妈的出现,正好为这类女士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她们的任务只是把孩子生下来,剩下就是奶妈的事情。
当刘女士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她那少女依旧的身材,使我们很难相信她已是一个半岁孩子的母亲。她告诉我,她生下儿子后,就请了一个奶妈,她自己每天锻炼身体,跑跑步,上健美房,不为孩子劳身,不为啼哭乱耳。
陈女士正致力于一个科研项目,结婚两年了仍然没要孩子,这倒把急于抱孙子的老人急坏了,不得已,生了孩子。又担心影响了眼下的科研,灵机一动,她请了个奶妈;生下孩子不到一个月,就又重新走进了实验室。
玉体欠安,请个奶妈。在雇主中,更多的则是由于身体状况不佳,要么有病,要么根本没奶水,而仅仅吃奶粉对婴儿发育又不利,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个奶妈。与前两种类型相比,这类雇主的家庭条件似乎要略差一点,自然,奶妈的待遇和收入也不会太高。她们既奶孩子,也帮着做家务,洗衣烧饭什么的。
我当奶妈和姥姥那时候不一样了……
在南京市鼓楼区,奶妈王少华和笔者聊了起来:“说起来,我的姥姥也当过奶妈,那是4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家里穷得叮当响,债欠了一屁股,我母亲姐妹三四个,张着嘴巴等饭吃。没办法,姥姥就到一个地主家当了奶妈,用奶水换几斗粮食回来。这样,本该我母亲一个人吃的奶硬是养活了好几口人。据说我母亲完全是喝米汤长大的。不过,我当奶妈和我的姥姥就不一样了。我生了小丫头后,奶水蛮多,她一张小嘴吃不完,胀得慌,有时流出来把衣服都打湿了。正好这家姐姐(指这家主人)生了病,跟我商量,我也就来了。我在照顾孩子,姐姐还在照顾我,时不时给我炖些猪蹄什么的。我也长胖了(笑)。姐姐家是个文化家庭,特别重视婴儿的保健、教育,给我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
“超生游击队”女战士,生了女孩当奶妈……
在打工妹中,有一些是“超生游击队”成员。奶妈行业的出现,为这些人提供了可钻的空子。
某居委会的王主任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去年,她的儿媳生下小孩后,体质太差,缺奶,到劳务市场去请保姆,遇上一个陕西妇女,刚生过孩子,自称婴儿夭折。她带了这个陕西妇女到医院作了检查,没病,就请到家中作了奶妈。5个月后,孩子断了奶,奶妈便走了。可前几天,她发现那个陕西妇女又在另一家当上奶妈,同样自称婴儿夭折。后经居委会调查,这个陕西妇女在打工期间已生下两个女儿,为维持生计,将婴儿交给同来打工的丈夫用奶粉喂养,自己出来当奶妈。这种“生产自救”的方法已被不少“超生游击队员”所接受。看来,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原载《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1994年第三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