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上海有个张兰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27
第2版(经济)
专栏:

  上海有个张兰生
本报记者计泓赓
在上海颇有知名度的张兰生,我曾于1986年采访过他。那时他所在的上海文体用品进出口公司成立才3年,这位总经理就已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魄和才干。八易春秋,宝刀不老,而且有超前意识,他领导的这家公司一直走在外贸体制改革的前列。
跳圈圈
张兰生说:参与市场竞争,要走在潮流的前面。一个圈圈,你先跳进去了,人家也纷纷跳入,你就要快点跳入第二个圈圈。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拥有自营出口权,外贸出口多渠道化,专业外贸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了,去年上海造纸、制笔、胶鞋、皮革4个工业公司和气枪等3个工厂先后获得自营出口权,要划转8000万美元的出口金额。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公司出口创汇仍达3.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如减去划出的基数,增长率则高达49.7%。诀窍何在?就在“五求”:花色品种求新,质量档次求高,商业信誉求好,服务态度求优,贸易方式求活。
张兰生说:“从波音飞机到手表,所有国际名牌货每年都有新款式,这样才有竞争力。他们哪家又何尝没有实业作后盾?可以说都是工贸结合。我们就是要鼓励工业搞外贸,外贸搞实业。”在国外,他们已与2000多家客户建立良好业务关系。在国内,公司参与投资的中外合资企业已有29家,联营厂有56家,并有300多家定点生产厂。这样就使出口货源有充分保证,出口商品的质量、品种不断上档次。
在外贸系统,他们改革年年有新招,工贸结合一直搞得很红火,但张兰生认为:“过去的工贸结合尚属初级阶段,小打小闹,现在要求高起点,如我们正与上海市科委、上海制球公司一起搞高尔夫球系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一套高尔夫球棒,值200多美元,而一只篮球才卖5—6美元不到。像出口大头针之类的工厂当然更是不要重复搞了。”工贸结合升华了,过去只是为了控制货源,现在发展到办实业方向。以前贸方往往只参股10%左右,现在有些已达控股水平,成为公司独资企业。工贸由两张皮变成一张皮,扯皮的事自然少了。
第一股
上海正在重振雄风,努力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市里要求发展大外贸,要求外贸领先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在有关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评估下,认为他们符合进行股份制试点的条件,于是上海文体用品进出口公司正式改制为兰生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选举张兰生为董事长,并任命他兼任总经理。今年2月,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兰生股票,被人们称为中国外贸第一股。
这家公司以715万元起家,10年中净资产已达1.44亿元,这次发行股票共集资1.9亿多元,实力大大加强。公司准备搞一批独资、合资工厂和开发项目,并已买下一家四星级酒店的控股权,参与上海淮海路改造工程,在淮海路热闹地段,将矗立起一座40层、多功能的大厦。张兰生要求大厦设计要有现代意识,20年不落后。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居然以个人的名字命名,这合适吗?在我国,这确是破题儿第一遭。
公司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向国际化、多元化、实业化发展,原来的文体用品进出口公司名称显然不太适用。公司的同志认为,张兰生为公司鞠躬尽瘁,已把自己完全溶化于公司之中,而且在社会上已有相当的知名度,用他的名字命名,并不会改变股份制公司的性质,反倒能发挥名人效应。
公司改名为兰生股份有限公司后,名人效应果然开始产生了:在今年2月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外商反映,中国的国有企业都可以用个人命名了,说明上海是相当开放的;欧洲一家知名财团看到中国外贸公司冠以个人的名字,认为中国确是要与国际市场接轨,指示在港机构前来了解他们将在淮海路兴建兰生大厦的情况,并表示了合作的意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