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在离戈拉日代三公里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27
第7版(国际)
专栏:波黑通讯

  在离戈拉日代三公里处
本报记者胡锡进
戈拉日代目前是波黑战争的热点。4月25日下午,记者与外国同行一起乘汽车前往戈拉日代最前线采访。
车近戈拉日代,山势越来越陡。沿途有多处塌方。涵洞相接,迎面开来一列塞族装甲车队。一个上尉对记者们说,他们在执行与联合国部队的协议,重武器都在往外撤,但塞尔维亚“没有失败”。汽车拐上德里纳河岸时,前方山谷中升起一团团浓烟。
在接受塞族最后一道检查时,看到联合国部队的军车停在路边。肤色不同的“蓝盔”们说,他们在等着护送即将到来的人道主义救援车队。乌克兰籍上尉亚历山大说,他们是在北约发出最后通牒后于23日晚上进入戈拉日代的首批维和部队,当时城市还在燃烧,双方交火猛烈。真正的停火和撤离伤员的工作24日才开始,昨天共有90多名伤员撤往萨拉热窝。
向东步行不远,正前方依山而建的市区已清晰可见。路边树荫下或被炸毁的房舍间坐着一群群面容疲惫、衣冠不整的塞族军人,有时还会见到成堆的炮弹壳,河对岸的几幢小楼仍在燃烧,偶尔还传来零星的枪声。
一座残垣断壁的东正教堂和与之相连的一块塞族人墓地是联合国部队的隔离带。附近一些塞族军人说,这里距戈拉日代约3公里,记者们刚刚走过的地段是他们4天前“解放”的。墓地里的许多墓碑炸碎,有的坟墓还开了盖,露出了遗骸。
墓地的尽头停着一辆白色装甲车,几名维和部队士兵都是乌克兰军人。20岁的上等兵萨沙告诉记者,他们的任务是阻止塞族或穆族人通过这里。他坚定地说,既然来了,并且冒着生命危险站在这里,那么,就必须让戈拉日代实现和平。他说,他觉得自己现在不是个普通士兵,他的使命是光荣的。他还说,空袭“不是好办法”,“应当政治解决”。
萨沙说,对面穆族不知道有记者前来采访,走过去很可能成为狙击手的目标。有两名记者擅自往山坡上爬,想拍照。萨沙大声喊道:“那是地雷区,还没有排雷呢!”(本报帕莱4月2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