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唢呐声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2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唢呐声声
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高慧贤
总是一种莫名的惆怅伴着回乡的我,渴望回家,却又怕回家。我怕见劳累了一生的爷爷佝偻的身躯,怕见父亲未老先衰的面容,怕见无所事事的大哥与庄里的一群穷光棍赌博斗殴的情景。的确,家里实在太穷了,与学校所在的大城市相比,它太落后,落后得令人心酸。
走在归乡的路上,远远看见麦地的尽头几座温室大棚。这大棚原是别乡农户脱贫致富的新招,可是全县各乡一哄而起。由于不懂技术,冻死了好多菜苗。又因为仅一个小县城,缺乏市场卖不出去,鲜菜只好烂在家里做粪。脱贫,脱贫,越脱越贫!我在心中叹息着。
母亲自然是兴高采烈地做了一桌子菜,竟与往年大不相同,都是些冬季少见的鲜菜。“妈,咱又缺钱……”我嗫嚅着说。“啥?这是咱东地大棚自产的,咱也缺钱花?”“大棚?这不是赔本的吗?”“不一劲儿啦!咱乡建了蔬菜公司,负责买塑料、菜籽,还替咱卖菜,公司与咱庄户挂上了钩。你那个傻哥成了公司的办事员,成天出差。”
我不相信,跑到东地,果然见一座座大棚整整齐齐地列在麦地边上。走进大棚,只觉浑身暖热。呵!青翠碧绿,生机勃勃。芹菜齐刷刷、绿油油;嫩嫩的黄瓜一个挨着一个。半年,仅半年,这坑苦了俺一家人的大棚竟成了“摇钱树”!走进乡蔬菜批发市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来自西安、武汉、北京的客户正与庄稼人热烈地交谈。谁能想到这穷旮旯也能产出金蛋蛋!
是啊,昔日大棚怎能与今日相比:占地1.1万平方米的蔬菜批发市场,遍布各村的信息咨询服务站。
回到庄里,忽然听到阵阵唢呐声。一打听,原来是老光棍长青叔结婚。这个长青叔,如今成了蔬菜公司的“小头头”,为乡里乡亲买原料卖菜出了大力,自己也致了富。今天他容光焕发,灿烂的笑容比胸口佩带的大红花还鲜艳。新房里,组合家具、新式电器样样齐全。四班唢呐争先恐后,吹奏出热烈、欢快的乡乐。我听着、听着,不觉也陶醉于这优美的唢呐声中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