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改善孩子们的成长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0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育孩子怎样做人

  改善孩子们的成长环境
桂英
我们曾向不同年龄的几个孩子提出一个问题:长大后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幼儿园的孩子答道:我要做一个外国人;有小学生答道:长大了到南方去挣钱;有中学生答道:有钱就成,管他干什么。
这一部分孩子们这些念头是从哪里来的?是他们用幼稚的眼光观察、聪明的头脑分析而产生的。
我生活在一个比较贫穷的小镇上。小学老师的身份使我比较熟悉老师、家长和社会上的相当一部分人。我发现许多过去少见的现象,如今在我们这个地方已司空见惯。
老师在课堂上抱怨自己的贫困;家长在卧室里策划挣钱的谋略;社会上的一些单位、部门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轻率地采取了过多的短期行为。
所有这些,都对孩子们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最根本的影响,来自成年人的社会行为。
学校关于人生观的教育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功课,是用来开班会、答考卷的。只有老师们出自真情流露的看法,才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目前贫困地区给孩子们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天早晨上课,发现老师已远走他乡。
在家庭,家长的行为总比他的说教对孩子们影响更大。一些不富裕的地区,不少家长双双外出谋生,孩子留给老人、亲属甚至邻居,养不好,管不住,教不严。也有相当数量的家长破罐子破摔,沉湎于麻将、扑克,参与赌博。这类行为给孩子们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永久的阴影。
社会是学校、家庭的延伸,是在孩子们心目中充满神秘魅力的幻想世界。但少数人的不正之风、封建迷信、偷鸡摸狗、不公平竞争、兜售假冒伪劣产品,把孩子们视为有利可图的商品目标,已使他们有限的思考空间出现太多本应废弃的飘浮物。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孩子们在接受许多有益的新观念、新事物,变得更加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过早地、过多地感受到了缺少财富的尴尬,手中有钱后的虚荣,以及一些人攫取钱财的贪婪。
前些日子,我们小镇上一位初中生放学回家,父母忙于打麻将,没有为他准备饭菜,他百无聊赖去街头玩耍,遇一酒鬼索要钱财,孩子没有,竟被掐死。
这个悲痛的事件,使小镇上的居民久久不能平静。怎样关心我们的孩子?光用过去的一套办法已远远不够。我想,全社会不仅要爱护他们的身体,更要爱护他们的心灵。
贫穷虽然可怕,但家贫尚可出孝子,而劣行比贫穷更可怕。如果为了摆脱贫困牺牲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更是舍本逐末。无数事实已经证明,父母师长正直的品格,勤劳的形象,比财富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可以使他们一生从中汲取力量。学校、社会更应该把保护弱者视为一种责任和美德。
目前,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在全国还占多数,这些地区的孩子,也占多数。这些地区的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努力,建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教育环境的首要条件,是孩子们最感亲切、接触最多的人,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比什么做人的道理、比多么丰富的财富都重要。如果孩子们周围的人都能具有足以影响下一代的高尚品德,以现在孩子们的聪明与早熟,他们必定会明白自己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