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上下一心一顺百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0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文明新风征文

  上下一心一顺百顺
本报记者孟晓云
事情要从建设北京西客站说起。
将在1995年竣工的北京西客站是全国重点工程,对北京市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举足轻重。宣武区是由西客站进市中心的西南咽喉,它像是一个窗口,让人首先一睹北京的面貌,因而以往破旧低矮的房屋和窄小的街道显然已不适应。从宣武区自身发展看,要改变市政建设的落后面貌,创造招商引资的外部环境,当务之急是拓宽西起马连道、交汇西二环,东到菜市口全长4公里多的广内外大街,将各向南北展宽30米,然后改造两翼的危旧房屋。
拓宽60米路面意味着什么?有人算了一笔帐:沿街422个企事业单位要拆除;300多家商店、厂家要关门;3400多户居民要搬迁,新房未盖好之前,须自己想办法周转一两年;宣武区将损失1/10的财政收入……此举动作之大,难度之大,涉及面之广可想而知。区干部已横下一条心,不管冒多大的风险,也要建好这条街。可这毕竟牵扯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群众能理解么,能支持么?
流传在广内外大街一个个顾全大局的动人故事打消了区干部的顾虑,也令他们深深感动。
天下许多事,事在人为。广外大街的远方汽车摩托车配件商店,接到搬迁通知,全体员工连夜突击,清运“家当”,第二天一早,便在一座废弃的仓库里重新营业,当天流水一万多元。地处广安门桥头广外的消防器材厂,搬迁后,失去“门脸”,只能在深街小巷中化整为零,这一“折腾”竟使这个街道小厂经营项目由十几种增加到几十种。广内大街的红叶环保技术成套设备公司,从闹市搬到一幢居民楼的地下室,以往的客户很难寻觅他们的踪影。于是,他们利用在原址废墟上的一辆三轮车,竖起这个公司的招牌,员工们在凛冽的寒风中送往迎来他们的“上帝”。广内橡胶厂一夜之间被铲平了,厂长向几十名职工发出号召:“弟兄们,谁家有三轮车都拉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是走街串巷卖香油、啤酒、二锅头,咱也得想法克服眼前的困难!”动迁,无疑给数百家商店门市工厂带来损失,他们之所以闻风而动,是他们深明大义:广内外大街的建成之日便是他们的新生之时。告别马路工厂、旮旯商店,带给人们的不仅是阵痛,更多的是希望。
经受考验的不仅仅是商店和厂家,还有在胡同小院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一万多居民。告别热土,老街坊分手,已够他们困惑的了,别说还要举家投亲靠友过上一段艰难的日子。可是,他们没有怨言,主动为政府分忧,他们互相帮助,共度难关。广安胡同37号住着一对回民老夫妇,拆迁后安置在新的住宅小区尚未盖好,需要找房过渡一两年,周转房还要离牛街礼拜寺近,已无力奔波,老两口愁得直掉泪,他们毕竟是90岁的高龄,膝下无子女,拆迁期临近,怎么办?与二老一墙之隔的吴进荣,十几年来,就像照料父母一样的照料二老。搬迁开始后,他找到了周转房,见二老迟迟难迁,也成了自己的心病。伺候老人他本不怵,就怕别人误解,因为老人有言在先,谁赡养他们,过世后房子就给谁。吴进荣当着拆迁办公室干部的面说:“改造广内外大街是宣武老百姓的梦,梦要成真,不能因老人影响工程的进展,二老我接走,房产我不要。”
欲问老百姓为何能有如此顾全大局的风格?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改革开放这些年,给我们北京的百姓带来了实惠,不愁吃,不愁穿,只差住房待改善了,这不,群众关心的事,政府又为大伙想到了,我们克服点困难算什么!”“牺牲眼前的利益是为了更加长远的利益,广内外大街的繁荣,利国利民,首先受益的是我们宣武区的居民!”“如果人人都为自己的利益剑拔弩张,社会就会不稳定,不稳定怎么改革,怎么发展?”一个开办美发厅生意红火的个体户,面对拆迁每个月损失一万多元的盈利,他没提任何要求就搬走了。有人不解,他却说:“咱是靠党的政策致富的,如今政府为人民办德政,咱也不能没良心。”三年来,人们有目共睹,宣武区危房改造卓有成效,已建成的新房47.55万平方米,有8100户居民喜迁新居,拆迁户的回迁率为90%。真是上下一心,一顺百顺。当我们在拆迁指挥部找到宣武区副区长刘义时,他对自己的千辛万苦轻描淡写,恳求记者写一写老百姓:“我们区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顾全北京市改革开放的大局,支持我们区政府的工作,我真是打心眼里感谢他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