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物价面前说“波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06
第1版(要闻)
专栏:

  物价面前说“波动”
本报记者班明丽
编者按:有位经济学家把价格比作衣服的“第一只钮扣”,是说只有钉正了它的位置,才能摆匀其它钮扣,把衣服理得整齐美观。此话甚有道理。
在不断深化的各项改革中,价格改革是与汇率、税制等同等重要的改革。某种程度上说,价格改革的意义更为广泛,因为价格贯穿于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价格是市场发育的灵魂。
价格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它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国家的宏观决策与调控,取决于经营者的行为,也离不开千百万群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起来的正确价格观。
价格,是经济学家及管理部门研究的热点。普通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议论最多或遇到最多的,往往是两个问题,一是关于价格的波动,二是关于价格的稳定。为什么会有价格的波动?为什么价格又必须稳定?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
万花筒般的波动
如今价格像个万花筒,你来我去多变幻。
事例信手拈来。比如人们熟悉的黄瓜,今年二三月间,市场卖4元多钱一公斤,而去年同期每公斤是6元多钱;油菜、芹菜今年每公斤2元左右,去年只有1元多。
季节性的变化也很明显。像鸡蛋,淡季零售价每公斤5.4元,旺季则降到4元左右;冬天吃肉的人多,肉价就比夏天贵。
节假日价格也有变化。每年几大传统节日期间,彩电、冰箱就比平常俏销价高。而淡水鱼之类的商品,往往星期一比星期日要卖得便宜。
过去,同一种商品在全国各地,除了些微的地区差价,没有更多差别。现在,兴许一条街上就有几种价。同一种商品,现在不但因店大店小、或全民集体或私营个体成分不同而价格各异,就是同一档次的不同国有商场,价格也有高低之分。差价少则几元几十元,多则上百上千元,常常使顾客没了主意。
改革以前价格几十年都不变,现在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有变化。生产资料价格起伏也颇大。
如此种种,举不胜举。
在繁纷差异的个别现象中,渗透着一种“一般”——波动。必须承认,波动是价格的基本特征,改革首先就是要还价格以这种“本性”,让价格随其价值及时变化,按照市场规律波动起来。
波动源起于两个字:“放开”。这种放开是指,国家不再对大多数商品直接定价,把定价权交给了企业,还给了市场,因此“一价统天下”、“一价定终身”的价格旧体制,从此结束。
上涨是伴生物
波动,应当是有升有降,有涨有落。但回顾15年价格改革历程,我们会发现,价格波动中确实升降各自有之,不可否认的是,升多降少;升的幅度大而降的幅度小。
原因何在?
首先,原有物价水平,是在5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体制下确定的,不可能高。人为制定的产品价格,一开始比价就不尽合理,长期僵化的体制,又使价格不能随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价格结构难免要发生扭曲。于是,“剪刀差”不仅在工农业产品之间出现,工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也同样存在,造成利益分配不公。一个扭曲的价格体系,必然压抑生产积极性。而一旦放开价格,隐性通货膨胀就会显露出来,因此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导致价格出现上升的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许多产品的成本也在提高。这不仅是因为受资源约束,投入越来越大,而且职工工资即劳动力成本也在提高。
这些,都是物价上涨的推动力。因此,在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内,价格总体水平不断提高,是有一定必然性的。
上涨波动给我们带来多大压力?改革开放15年,小的波动年年有,较大的价格波动有三次。
第一次,1979年,国家通过计划调价,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粮食、棉花还实行超购部分加价。当年6种粮食的收购价提高幅度为21.6%。1980年,相应提高了肉蛋等8类副食品零售价,当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升36%。
第二次,价格大幅度上涨,持续时间较长。从1985年上涨8.8%,到1988年上涨18.5%,达到最高峰。1989年仍继续上升为17.8%。这一阶段,既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是价格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阶段。
第三次,经过1988至1991年治理整顿阶段后,1992年,国家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又加大价格改革进度。但遗憾的是,1993年又出现了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当年零售物价上涨了13%。
如果把15年价格水平上升程度,量化成人们能看懂的数字,到1993年,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2.54倍,按1993年的最终产品量计算,至少上涨了10000亿元。
面对国家财政困难,企业尚未搞活,社会收入的多层次和分配不公,这笔巨资已全部由国家、企业和消费者承受下来,不能不说是改革中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今天,回顾这一段历史,说明我们对价格波动并不陌生,也无须惧怕,我们有驾驭波动的能力。
心态变了
价格,是一个很深奥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话题。至今,人们对价格波动仍有各种疑虑:物价会上涨到什么程度?我们能承受得住吗?
然而,不能不承认,在担心背后,人们的心态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希冀价格只降不升或永远不变的良好愿望,不再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
一个调查摆在百户居民面前。“请回答:你赞成哪一种情况?”
发展经济中,(1)物价不动,生活水平不高;(2)物价上涨,生活水平提高。
结果是,赞成第(2)的占50%以上。这是1993岁末北京市朝阳区物价局在区内城镇进行民意测验的情况。
无独有偶。1994年春节过后,记者专门邀请5位来自工厂、医院的普通职工座谈。他们是区人大和政协委员,脑子里装着不少老百姓的真实想法。当席间请他们对物价与生活水平的两种关系表示意见时,5人也都作出了第(2)种选择。
两次调查,一个心态。经过15年实践,人们对物价与经济发展、物价与生活水平的整体关系,有了新的判断。更多的人不再期望经济落后中的物价稳定,开始承认并接受发展中的物价波动。显然,观念在变。
物价波动,不再被视为猛虎。“假如经济发展快而又不涨物价,那该多好!”“假如光长工资不涨物价,那又该多好!”现在许多人说,这只是美好的一厢情愿。
承受力在提高
心态的变化,不仅是观念改变,其基础是经济承受力的提高。
如果初期价格变化带给城市人的,还仅仅是花生米到处可以买;凭票肉、油定量日渐增多,那么,正是以后又经过多次调放,累计起来算至1991年,农副产品的价格已经提高了168%。采掘工业价格累计提高163%;原材料工业品价格累计提高127%,等等,在这些波动中,我们告别了一个商品匮乏的社会,面对的是丰富多采的商品世界。
波动,还使一个扭曲变形的价格结构得到调整。过去工农产品比价不合理、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品比价不协调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价格的“晴雨表”作用,不断地激发着生产积极性和深层潜力,成为培育市场的润滑剂。这一切,犹如把经济学“木桶理论”所说的那个木桶上最短一块板变长,木桶变深,才能更多地装水。这水,就是经济的发展。
不久前,北京市物价局就经济发展与物价的关系,作了一个详尽的考察回顾。他们以每年的实际数据为基础,把1979年至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各画出一条曲线。结果发现,这一段时间是北京市经济高速增长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了550%。14年内平均年递增14.3%。而同期物价平均每年上涨为7.46%。
如果把1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长率定为1,那么,物价上涨的增量比即为0.33,收入与物价二者增长是1∶0.33。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实际提高了130%,平均每年增长6.1%。
就是说,物价虽涨,但收入在增,实际生活水平还在提高的。
波动是必然现象
承认经济运行中物价波动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并不等于承认它可以任意上涨。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与物价上涨幅度成正比关系,但在运行中,两条线并非完全重合在一起始终并行不分的。
北京市物价局考察二者关系发现,在每一个增长周期开始以后,随着经济增长加快,物价上涨水平也不断增高。当经济增长率达到高点后,物价水平继续上涨;而当经济增长率开始回落到最低点时,物价水平却上涨到最高点。
这就是说,物价上涨有时也与经济发展速度呈反向进行。什么情况下呢?在经济发展过快以后,速度不得不降低时,物价上涨幅度却降不下来,这就要发生通货膨胀。显然不是好事。
他们举出几个比例说明。1985年北京市经济增长率为8.6%,比上年的17.6%下跌了9个百分点,而同年的物价指数却上涨了18.6%。二者为1∶2.05。1989年经济增长率4.4%,比上年回落8.4个百分点,物价指数却大幅度上升为18.5%。二者之比是1∶3.9。
这提出一个问题: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成正比的关系中,还要注意到另一种关系,即二者的增长幅度应当控制在什么比例上,才不至于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有三种分析方法。
一种是把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1,1979年至1992年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之比为1∶0.95。
第二种,拿二者1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比较,即拿1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率9.1%,与物价年平均上涨率7.7%比较,为1∶0.85。
经济学家张卓元认为,全国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增量比,为1∶0.6,这是比较合适的比例。
三种计算虽然选择不同,但都反映了一个规律,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的比率不应悬殊。北京市物价局综合几种分析,从全市14年的实际发展看,认为,北京市对二者的增量比例调控在1∶0.9较为理想,最好不超过1∶1.5。否则,物价上涨幅度太高,经济运行中各方面的关系就难以协调。
这些情况告诉我们,好事也有极限。对此,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所长陈德尊的看法是,经济发展到今天,不让物价上涨,显然已不可能。如果强制不上涨,经济增长会掉下来,也可能经济增长掉下来而物价仍然上涨。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又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是现实的选择。经济发展速度适当超过物价上涨水平,可以保证大多数人承受得了这样的波动。
在价格面前,我们需要适度的波动,不需要震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